ID: 24020137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课件

日期:2025-10-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39237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影,陡峭的山峰,漏潺的溪流······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象,美不胜收。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 又有哪些景致让你流连忘返 你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 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等方面。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描写景物,除了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如《紫藤萝瀑布》中的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也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描写景物,要注意融入情感。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笔下往往是不同的,而同一人笔下的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发生改变。 “一切景语皆情语”,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如《雨的四季》中,春雨驱走冬天,改变世界的姿容;夏雨热烈而粗犷,“别有一番风情”;秋雨端庄而又沉静,使人静谧、怀想、动情;冬雨自然、平静,给人特殊的温暖。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 1.了解景物描写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序地观察景物。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调动各种感官,借助多种手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3.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4.赏析写景文章,关注大自然,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1. 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景物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等方面。观察的方法:(1)定点观察法。(2)移步换景法。 2. 讲究方法,写出层次美。 写景要有层次,讲方法,写出景物的层次美。 ①变换角度。描写景物,或俯视,或仰视,或近观,或远望,把所见景物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其在角度的变化中摇曳生姿,引人注目。 ②妙用“五觉”。写景可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人手,把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味道等特征生动地描摹出来,增强景物的层次感与生动感。 ③动静搭配。在写景过程中,可以先静态后动态,或先动态后静态,甚至化静为动,让笔下景物层次分明,意趣盎然。 ④虚实相间。写景之时,可先实后虚,或先虚后实,让实景或虚景相互融合使文章层次井然,相得益彰。 ⑤点面结合,写景时,可先整体勾勒,再局部细绘,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写景时注意融入情感。 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笔下往往是不同的,而同一人笔下的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发生改变。“一切景语皆情语”,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4. 美化语言,打造诗意美。 写景之文,一定要美化语言,使文章的语言灵动鲜活,富有诗意。我们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增添文章的诗意美;也可以变换句式,使语言灵活多变,增添文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