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0904

专题1 跨学科实践活动 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单元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五·四学制)(沪科版) -

日期:2025-10-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397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题,八年级,科版,学制,化学,一册
  • cover
专题1:跨学科实践活动 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单元教学设计) 一 、活动设计思路 本活动是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在学生学习了物质组成、变化、性质的基础上开展的。该项目属于化学与环境领域的行动改进类综合实践活动。本活动不仅是对专题 1 知识的深度学习和综合应用,还可以使学生初步建构分类观、转化观、守恒观等化学观念,又能融入物理、生物学、道德与法治、艺术等学科的知识,促进“物质与能量”跨学科大概念的进一步发展。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 该项目以“生活垃圾”为载体,以设计“垃圾去哪儿了”宣传方案作为统领性大任务,涵盖物质分类、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内容。 学生基于物质、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视角认识生活垃圾并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模拟优化某一垃圾处理方式的流程图、设计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方案等活动,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 本活动的课堂教学时间共 3课时,具体安排为导引课 1 课时,探究课 1 课时,展示课 1 课时。 但要完成整个项目,学生还需在课外完成如调研走访、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等任务,课堂时间主要解决项目中的核心或关键问题。 二 、活动规划 活动主题:垃圾去哪儿了 课时数:3课时 活动分析 在本项目学习活动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知道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 本项目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以 “垃圾去哪儿了”宣传方案为主题,从了解常见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与相应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到聚焦某一垃圾处理方式,尝试模拟优化垃圾处理方式流程图,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学生初步形成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方法,初步体会积极参加与社会热点相关活动的实践价值。 活动目标 通过本项目学习活动,了解处理生活垃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和践行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活方式。 具体活动目标如下: 1 . 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现状和处理方式,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2. 通过分析设计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方案的关键问题,进行项目任务的拆解,初步形成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 . 通过分析和模拟优化常见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尝试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分类观、转化观、守恒观等化学观念。 4.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学会与他人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形成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见解,勇于修正和放弃错误观点的科学精神。 — 1 — 三 、课时学习规划 第 1 课时:导引课 课时目标 1 . 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讨论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 2. 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设计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方案的关键问题,进行项 目任务的拆解,初步形成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 . 进行项目的简单规划,明确成员分工并制定项目进度检查表。 活动规划 活动内容 评价要点 【活 动 1】 讨 论垃圾 回 收 利用的意义。 【情境】不同场合的生活垃圾乱象。 【问题】 1 . 垃圾乱象有什么不良影响? 2. 如何避免或减少不良影响的产生? 3 . 青少年可以采取怎样的行动? 【任务】讨论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的意义。 1 . 能说出垃圾乱象的不良影响。 2. 能积极参加讨论,勇于表达。 【活 动 2】 讨 论设计 垃 圾 分 类回收 宣 传 方 案的关键问题。 【情境】角色扮演“垃圾去哪儿了”宣传方案设计师。 【问题】 1 . 宣传方案的设计框架是什么? 2. 该宣传方案中需要涉及哪些内容? 【任务】讨论宣传方案的设计框架和内容。 1 . 能够进入角色。 2. 能够明确设计宣传方案的关键问题。 【活 动 3】 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并进行分工。 【情境】组建“垃圾去哪儿了”宣传方案设计小组。 【问题】 1 . 完成方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