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1387

11《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6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 cover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御、倾”等生字,会写“谜、尚”等生字,梳理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展开的脉络(提出问题—分析条件—排查星球—探讨火星—总结探索)。 2. 针对“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科学家判断方法”“人类能否移居火星”等不同阅读目的,学会用精读、略读、结合资料验证等方法,提取关键信息。 3. 感受人类探索宇宙的精神,能结合课文与生活认知,有理有据地表达对“宇宙生命”“火星移居”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掌握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用恰当阅读方法的技巧,能针对“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科学家的判断方法”等问题提取关键信息。 2. 梳理文章逻辑脉络,理解作者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展开论述的过程。 (二)难点 1与阅读目的相关/无关的信息,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2. 针对“人类是否可能移居火星”的问题,结合文中信息与生活认知,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宇宙星球图片、人类探索宇宙的视频片段、生字词课件。 2. 学习单:提前设计好“信息提取表”“阅读方法记录表”等(详见下文)。 3. 文章批注示例:整理文中同学的批注,清晰呈现“关注相关内容”“验证信息准确性”的思考过程。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单元要素 1. 播放3分钟人类探索宇宙的短视频(如“祝融号探火”“嫦娥探月”片段),提问:“看完视频,大家有没有想过———宇宙中除了地球,其他星球还有生命吗?” 2.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板书课题。 3. 回顾本单元语文要素:“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明确本节课核心任务———带着不同问题读课文,学习“按需读文”的技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主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如“御yù寒、倾qīng斜、揭jiē示”),遇到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 2. 字词检测:通过“开火车读”“易错字辨析”(如“‘御’不要少写中间一横”“‘揭’与‘竭’区分”)巩固生字词。 3.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宇宙生命之谜’,主要讲了哪几方面内容?”(预设:提出问题———分析生命存在的条件———排查太阳系星球———探讨火星———总结探索未止),师生共同梳理文章脉络,板书关键节点。 (三)聚焦阅读目的,学习阅读方法 1. 任务一:探究“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学习“取舍阅读” 出示文中同学的第一个批注:“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我会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关系不大的段落,不需要细读”。 引导学生带着“宇宙中除地球外是否有生命”的目的读课文,完成学习单“信息提取表(任务1)”: 阅读目的 相关段落 关键信息(生命存在的条件排除的星球) 无关内容(可略读的部分) 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 文章的2~8自然段。 生命需要温度,水,大气,光和热,排除了金星,木星,水星。火星是重点儿对象 第一自然段的引入和第10自然段的总结。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表格,教师点评,强调“与目的相关的段落精读(如第3自然段‘生命条件’、第5-8自然段‘排查星球’),无关段落略读(如开头引入、结尾升华)”,明确“取舍阅读”的核心———不浪费时间在无关信息上。 2. 任务二:探究“科学家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学习“精读关键句” 提出新阅读目的:“科学家是怎么一步步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 引导学生再次读课文,重点精读第3-8自然段,圈画“科学家的判断依据”(如“根据生命存在的四个条件,排除没有这些条件的星球”“对火星进行观测、探测,发现火星没有足够大气、液态水”),完成学习单“信息提取表(任务2)”。 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梳理科学家的判断逻辑(“先定条件→再逐一排查→重点研究火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