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155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随堂练第三章铁金属材料3.2.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简单应用(含解析)

日期:2025-10-1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887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质的,解析,应用,简单,中的
    1. 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B.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C. 铁在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 D. 标准状况下,氦气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答案】D 【解析】未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Na+的物质的量,A错误;一个D218O分子中含有12个中子,则1 mol D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12NA,B错误;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5.6 g铁为0.1 mol,根据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铁过量,则0.1 mol Cl2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转移电子数为0.2 mol NA,C错误;标准状况下44.8 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2 mol,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D正确。 2.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图中和水相连的物质都能和水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反应,1 mol Na与足量水反应,放出11.2 L氢气 B. ②反应,与足量水反应,转移2 mol电子 C. ③反应,生成和 D. ④反应,水为还原剂 【答案】C 【解析】金属钠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题中没有给出是否是标准状况,无法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A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无法判断出转移电子物质的量,B错误;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C正确;C和H2O反应:C+H2OCO+H2,H元素的化合价由 +1价降低为0价,水作氧化剂,D错误。 3. 室温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装入0.1 mol和0.1 mol,加热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容器内压强增大 B. 最终得到的气体为 C. 剩余固体为 D. 将剩余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所得溶液中 【答案】C 【解析】由可知,0.1 mol受热分解生成0.05 mol、0.05 mol CO2、0.05 mol H2O,由于氢氧化钠可以与CO2反应生成,因此可以看作先与CO2反应,再与H2O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可知,生成0.05 mol,0.025 mol氧气,剩余0.05 mol,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可知,生成0.1 mol NaOH,0.025 mol氧气,据此分析解答。由分析知,反应中生成了氧气,故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容器内压强增大,A正确;由分析知,最终得到的气体为,B正确;剩余固体为0.1 mol、0.1 mol NaOH,C错误;剩余固体为0.1 mol、0.1 mol NaOH,将剩余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所得溶液中,D正确。 4.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NaOH溶液中,反应会放热,当温度升高后会发生如下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则Cl2通入NaOH溶液的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中的两种或三种,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参与反应的n(NaOH)= a mol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碱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参加反应的Cl2物质的量为0.5a mol C.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6,则溶液中 D.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可能为mol 【答案】D 【解析】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中,氯气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正确;结合钠元素守恒,参与反应的n(NaOH)= a mol时,NaCl、NaClO、NaClO3物质的量之和为a mol,根据氯原子守恒,参加反应的Cl2物质的量为0.5a mol,B正确;令n(ClO-)=1 mol,由题给信息,反应后=6,则n(Cl-)=6 mol,结合电子转移守恒,5×n(ClO)+1×n(ClO-)=1×n(Cl-),即5×n(ClO3-)+1×1 mol=1×6 mol,解得n(ClO)=1 mol,则溶液中,C正确;当只发生反应6NaOH+3Cl2═5NaCl+NaClO3+3H2O时,转移电子数最多,依据化学方程式,6 mol氢氧化钠反应转移5 mol电子,所以a mol氢氧化钠反应,最多转移mol电子,若只发生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转移电子数最少,依据化学方程式,2 mol氢氧化钠反应转移1 mol电子,所以a mol氢氧化钠反应,最少转移a mol电子,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a mol≤ n ≤a mol,不可能为mol,D错误。 5. 向一个铝质易拉罐中充入和氦气(标况),然后往罐中注入溶液,立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