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时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 碱金属和卤素形成的化合物大多数具有的性质是( )。 ①高沸点 ②能溶于水 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低熔点 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 有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X可能是氢 B. 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离子半径: D. 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C. 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 D. a和b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4.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探究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5.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A、B、C三处分别是浸有NaBr溶液的棉团、湿润的淀粉-KI试纸、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打开旋塞开始实验,圆底烧瓶中会产生黄绿色气体 B. A处棉团变成橙黄色,说明的氧化性比强 C. B处试纸变成蓝色,说明的氧化性比强 D. C处棉团中NaOH溶液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利用浓盐酸和MnO2固体的反应制备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Ⅳ 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_____。 (5)过程 Ⅲ 的目的是_____。 (6)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 7. 人体必需的一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情况如下: (1)请在上图中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 (2)锡(Sn)与C为同一主族元素,Sn原子比C原子多三个电子层,则Sn的原子序数为_____。 (3)前四周期同族元素的某种性质X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若a、b、c表示碱金属元素,则X表示对应单质的密度 B. 若a、b、c表示卤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 C. 若a、b、c表示氧族元素,则X表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 D. 若a、b、c表示第 Ⅱ A族元素,则X表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4)铬是胰岛素不可缺少的辅助成分,但食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六价铬的化合物有剧毒,所以要对Cr(Ⅵ)(罗马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下同)废水进行化学处理,可转化为重要产品磁性铁铬氧体():先向含的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及硫酸亚铁,待充分反应后再通入适量空气(氧化部分)并加入NaOH,就可以使铬、铁元素全部转化为磁性铁铬氧体。 ①写出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若处理含1 mol(不考虑其他含铬微粒)的污水时恰好消耗10 mol,则当铁铬氧体中时,铁铬氧体的化学式为_____。 真题链接 8.(2023·浙江)探究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