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 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课时1 元素周期律 1.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量变引起质变 B.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 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各组元素是按最高正价由高到低、负价绝对值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A.Na、Mg、Al B.F、O、N C.N、O、F D.S、P、Si 3.下列各组元素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Li、Na、K B.Ba2+、Ca2+、Mg2+ C.Cl-、K+、Ca2+ D.N、O、F 4.已知小于18号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C3->D->B+>A2+ B.原子序数:d>c>b>a C.原子半径:A>B>D>C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5.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 A.H2RO3 B.H2RO4 C.HRO3 D.H3RO4 6.可以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弱的是( )。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的大; ②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强; ③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强; ④HCl比H2S稳定; ⑤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能与铁反应生成FeCl3,硫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可以从H2S溶液中置换出S; ⑧同浓度的HCl和H2S的水溶液,前者酸性强; ⑨HCl(或Cl-)的还原性比H2S(或S2-)的弱 A.③④⑤⑥⑦⑨ B.③④⑥⑦⑧ C.①②⑤⑥⑦⑨ D.③④⑥⑦⑨ 7.X、Y、Z、W为1~18号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 X<Y B.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生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与碱反应 D.Z、W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酸、碱或盐 8.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①甲的单质比乙的单质容易与H2化合;②甲的单质能与乙的盐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乙的单质;③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④甲的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⑤甲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比乙的强;⑥甲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于乙的。其中能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的强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 D.③④⑤⑥ 9.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的顺序:X>Y>Z 10.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 B.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P、S、Cl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11.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即氦核He)轰击N,得到O,由此发现了质子H)NHe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O的中子数为9 B.原子半径:O>N C.非金属性:O>N D.稳定性:H2O>NH3 12.W、X、Y、Z是原子序数1~18中的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Y的低价氧化物与Z单质均为有刺激味的气体,二者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用化学式表示);除了可以通过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来验证Y、Z的非金属性外,请你再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Y与Z的非金属性强弱: 。 (4)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 13.W、X、Y、Z是原子序数为1~18号的元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