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题 《白鹭》(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白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课文,作者郭沫若以诗意的语言描绘白鹭的外形与生活场景,表达对平凡之美的礼赞。本课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是落实“借物抒情”和“审美鉴赏”的典范文本。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初步的文本感知能力,但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及深层审美意蕴的理解尚需引导。 教学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鹭、嫌、喙、黛、嵌、匣”等生字,会写“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10个生字;积累“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等词语。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初步把握课文“总—分—总”结构,能概括白鹭外形与生活场景的主要内容。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朗读和图文对照,初步感受白鹭的静态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 4. 文化传承与理解:初步感知中国现代散文“以物寄情”的表达传统,激发对自然之美的文化认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与结构。 难点: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初步含义,感受其“精巧”之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鹭图片或短视频、生字卡片、课文朗读音频 二次 备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分钟) 播放白鹭在水边优雅站立或飞翔的视频,提问:“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白鹭?”引出课题《白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 检查字词:重点正音“嫌(xián)”“黛(dài)”“嵌(qiàn)”“匣(xiá)”;指导书写“嫌”“嵌”“鹤”等易错字。 3. 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4. 思考:课文围绕白鹭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初步归纳:外形美、钓鱼图、瞭望图、低飞图。 三、理清结构,聚焦首尾(10分钟) 1. 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两段,思考:作者如何评价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 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总—分—总”结构。 3. 讨论:“精巧”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看出白鹭“精巧”?(为第二课时铺垫) 四、指导书写,夯实基础(8分钟) 重点指导“鹤”“嫌”“嵌”的间架结构与笔顺,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2分钟) 小结:今天我们初识了白鹭,感受到它如诗一般的美。 作业: 1. 抄写本课生字词各两遍; 2. 熟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设计 白鹭 ———一首精巧的诗 外形:色素、身段 → 适宜 生活:钓鱼、瞭望、低飞 → 诗意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