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花的学校 课 题 花的学校 课 型 新授课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课文的想象丰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 语言运用:认识“轰、荒”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11个字,会写10个词语。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方式写句子。 思维能力:关注第一至六自然段中有新鲜感的词语,想象画面,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体会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关注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2.理解体会拟人句,并能照样子写一写。 学前准备 教师:泰戈尔的资料及《新月集》的创作背景。 学生:根据资料袋了解泰戈尔。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3分钟) 1.出示课后资料袋。 2.出示《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1.自读资料袋。 2.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泰戈尔。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2分钟) 1.播放课文录音。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3.出示词语: 轰响 阵雨 湿润 风笛 狂欢 觉得 功课 放学 老师 急急忙忙 4.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1.听录音。 2.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3.找规律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王———狂B.“假”是多音字,不同的语境下读音不同。 4.进行识字抢答游戏。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课文讲了谁和谁的对话。 3. 思考: 孩子向妈妈诉说着花儿哪些情景 1.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情况。 3.回答问题:课文讲了谁和谁的对话 4.小组讨论。 四、朗读课文,画出句子。 (5分钟)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2.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3.引导同学们思考:根据课文能想象哪些画面 1.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2.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3.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 五、学写生字,评价姿势。 (10分钟) 1.出示本课生字: 轰 湿 润 笛 狂 功 罚互 碰 黄 急 2.指导“轰”“互”字的书写。 3.评价书写情况,展览作业。 1.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写。 3.和同桌互相比比谁写得好。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 (5分钟) 1.复习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1.跟随课件识字。 2.开火车读课文。 二、以情促读,丰富想象。 (20分钟) 1.指名交流: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具体感受到了花儿的欢乐 2.文中哪些描写让你发现了花儿也有很沉闷的时候 3.思考: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花儿的自由 4.引导学生通过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句子。 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B.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5.出示花儿的情景,请学生模仿写。 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太阳一照,他们 夜晚降临,他们 6.品读“依恋”:花儿得到自由后都想去哪里 你从哪里知道的 7.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1.自由朗读,合作探究,画出表现“欢乐、沉闷、自由、依恋”的相关词句。 2.交流展示。 3.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4.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5.结合句子体会拟人修辞手法的“新鲜”。 6.在课堂中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跳舞、狂欢,来体会大片花儿的灿烂,从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7.学生思考去发现表达的“新鲜”后,认知到“雨”与“放假”的关联,进行句子仿写。 三、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5 分钟) 1.在花儿回到天上的家之后,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 2.拓展阅读:找找《新月集》进行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