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课题:快乐的动物 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目标:(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语,采取“经历(过程)—习得(结果) —形成(表现) ”的结构,叙写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倍”的意义,正确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理解“倍”的概念,会用图示或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教学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重点:理解“倍”的意义。 难点:会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措施:通过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等活动,逐步加深对倍的认识,利用多种表征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建立倍的概念,发展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 六、教学资源: 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小作业本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核心问题、子 问题串及活动任务设计 等) 学生生成预设 教师调控(理答、点拨、 演示等)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问题1:数一数,填一填。 1.数一数,说一说 师:森林公园里要召开动物聚会,很多小动物都来了,你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看,都看到了什么信息呀? 2.填一填 3.比一比,说一说 师:真会观察,看到这么多动物,先把猴子和鹅两种小动物放在一起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看来在比较两个事物的数量时,除了比多少这样的相差关系,还有一种新的关系—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问题2:画一画,圈一圈,认一认。 1.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师:刚才有同学说鹅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你能不能把你的意思画出来? 师:谁说说2倍是怎么来的? 师:我们知道了鹅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那这“2”在哪呀?谁到前面图上给大家指一指? 2.认识几倍 师:接着,又来了3只鹅,现在鹅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师:如果又飞来3只呢!就有4个标准了。那如果要有5个标准呢? 有8个标准呢?10个标准呢? 师:你现在想说点什么吗?有什么新发现吗? 3.自主探究 (1)提取信息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小猴和鹅之间的关系,知道了鹅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我们再继续看屏幕。又来了一些动物,快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信息? (2)自主探究 活动要求: ①任选两种小动物,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圈一圈; ②比一比,得到它们的倍数关系。 学生画一画、圈一圈; (3)交流展示 作品展示、汇报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特别好,不管小动物的数量怎样变化,最重要的是找到标准,还要找到谁和标准比。 问题3: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 独立完成书39页 同桌互相说一说 抽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学有所得 丽丽拔了12个红萝卜,亮亮拔的是青萝卜,比丽丽拔的红萝卜个数少。 活动要求:圈一圈、画一画,青萝卜可能有多少个,红萝卜的个数就正好是青萝卜的几倍? 三、课堂小结,融会贯通 师:今天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看到了3只小猴和6只小鹅。 生2:我看到12只小鸟和8只小鸡。 ....... 完成数学书38页数一数,填一填。 生1:小鹅的只数比小猴多3只,小猴的只数比小鹅少3只。 生2:小鹅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生1: 生2: 生:小猴为一份,鹅有这样的2份,所以鹅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生:把小猴看作一份,鹅有这样的两份。 生:3倍。因为把小猴的3只看作标准,鹅有这样的3份,所以是3倍。 生:鹅就是小猴的4倍。 生:鹅就是小猴的5倍。 ...... 生:有几个标准就是标准的几倍。 生1:鹅有6只。小鸟有12只。 生2:把鹅看成标准,小鸟里面就有2个标准(即2个6只)。 生3:小鸟就是鹅的2倍。 生1:可能是1个,红萝卜是青萝卜的12倍。 生2:可能是2个,红萝卜是青萝卜的6倍。 生3:可能是3个,红萝卜是青萝卜的4倍。 生4:可能是4个,红萝卜是青萝卜的3倍。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