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6602

5.2乡村与城镇 梳理性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2108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版,学年度,2026,2025,PPT,乡村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 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节 乡村与城镇 课程标准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聚落及其空间分布形态 1. _____和_____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 2. 受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 响,不同的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同的形态。 乡村 城镇 地形 气候 河流 交通线路 二、乡村景观及其变化 3. 乡村是指主要从事各种_____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按 照不同的生产方式,乡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等不同的村落类型。 4. 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分布与_____密切相关。 5. _____、_____、_____等条件优越的乡村,随着社 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聚集,非农产业增多,乡村景 观会逐渐变为_____景观。 农业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自然环境 位置 交通 资源 城镇 三、城镇景观及其变化 6. 城镇是指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__ 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7. 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居民不断增多,城镇景观也随之发生 变化,_____不断涌现。同时,随着建设用地的范围 扩大,城镇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_____或 _____。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城镇数量也会不断增加, 逐渐演变成_____。 工业 服务业 高层建筑 大城市 特大城市 城市群 四、传统聚落及其保护 8. 传统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反映了当时的 _____、_____、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等。 9. 为了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许多 聚落列入了《_____》。 风俗民情 文化艺术 世界遗产名录 自主探究 1. 图5-2-1是广东省深圳市前海自贸区不同时期的景观照片。读图并完成下列探究。 根据聚落演化的一般规律,图中三幅照片的拍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其中照片_____属于乡村景观。 乙 甲 丙 乙 2. 比较乡村和城镇,完成表5-2-1。 表5-2-1 项目 乡村 城镇 环境状况 较自然 人工化 规模 _____ _____ 建筑与道路密度 _____ _____ 人口数量 _____ _____ 功能 单一 多元化 生活水平 _____ _____ 居民从事的生产活动 _____ _____ 小 大 低 高 少 多 低 高 农业 非农业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读图5-2-2,完成1~3题。 1. 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镇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D 2. 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渔业 B. 丙聚落的人们一般从事牧业 C. 丁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 D. 乡村和城镇的规模没有差别 C 3. 造成乡村和城镇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居民人口数量的多少 B. 生产方式的差异 C. 土地面积的大小 D. 交通方式的不同 B 图5-2-3示意某地城镇和乡村面积十年变化,城镇以外是乡村分布区。读图并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图中城镇和乡村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镇扩大,乡村变小 B. 城镇和乡村都缩小 C. 乡村扩大,城镇缩小 D. 城镇和乡村都扩大 A 5.下列生产方式中,在图中地区数量显著增加的可能是(  ) A. 耕作业 B. 牧业 C. 商业 D. 林业 C 6. 图中城镇向东扩展的主要发展条件是(    ) A. 河流和气候 B. 交通和地形 C. 地形和河流 D. 气候和交通 B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我国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附近。20世纪50年代前,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猎马是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传统聚落属游居类型。“斜仁柱”(如图5-2-4所示)是其游居时期的主要民居形式,通常用白桦木杆搭制,冬季用兽皮、夏季用桦树皮等交替进行包裹围合成简单的“墙体”。据此,完成7~8题。 7. “斜仁柱”建筑风格独特,主要是考虑(   ) A. 抵御酷寒 B. 美观大方 C. 节省材料 D. 便于拆卸 D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