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6882

9.2 液体压强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6551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液体,压强,教学设计,格式,2025-2026,学年
  • cover
课题 第九章压强 第2节液体压强 教材分析 本章《压强》是学生在学习了力、运动和力、质量和密度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是进一步对压力的作用效果延伸和拓展,是后续学习浮力知识关键的上位知识点,是对“物质”认识的延伸,是认识“能量”的基础,同时也是为高中阶段进一步研究运动和相互作用做好铺垫, 《液体压强》综合性较强,教材从液体具有流动性和受重力作用出发,基于实验、科学探究、理论推导等学习活动,从现象辨识、观念形成、实际应用等多角度认识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渗透构建物理模型和转换法在物理探究过程中的应用,通过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液体压强特点,使学生从经验型思维方式向抽象型思维方式过渡,知识结构上既是固体压强的延续,也是为学习大气压强做的铺垫,又为后面浮力的学习建立关键的上位知识点。 本节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和连通器”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液体压强特点是本节重点内容,通过转化法定性的研究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践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运动和相互作用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学情分析 知识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密度有关物质属性的知识,对运动和相互作用有了一些基本认识,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建立了压强的概念,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方面,八年级学生探索欲较强,但是对事物分析使,感性思维占主导,理性思维的能力正在形成阶段,而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学生对液体压强已有的感性认识较少,所以对学生来说学习本节课内容会用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应注重构建“先现象后规律,先具体再抽象,先宏观再微观,先部分再整体”的基本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运动观和相互作用观。 课标要求 1.2.2.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以发展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核心素养为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薄膜的形变程度感知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一步了解转换法的应用;(形成物理观念) 通过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明确液体压强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准确总结陈述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能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小组研讨交流,准确解释解释有关液体压强现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5.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能推导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进一步了解建立模型法在液体压强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发现规律,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等方法去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主动探索、动手实验,从中观察并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学会自主思维。 评价设计 通过探究过程、学生交流活动来检测学习目标1的达成; 通过小组汇报,解决引课图片和实验问题来检测学习目标2、3的达成; 通过学生汇报,检测目标4的达成; 通过例题解答,学生板书展示来检测学习目标5的达成; 时间分配 引课:问题 ——— 2分钟 2、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 23分钟 3、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大小 ——— 15 分钟 4、小结,课堂巩固 ,作业 ——— 5分钟 总时:一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