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秋季学期八年级上学期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1859年洪仁玕拟定《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兴办工厂、发展工商业。这两份纲领的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阶级对土地诉求的变化B.太平天国从反封建转向反侵略 C.中国开始向先进的西方学习D.传统农耕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的碰撞 3.如下表是某博物馆中主题为“历史印痕”的雕塑。该雕塑反映的是( ) 雕塑中巨型的正方体,如天外陨石撞击大清版图,寓意1840-1842年英国以坚船利炮为后盾,发动侵华战争。 A.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B.太平天国运动兴衰C.北方大片领土被侵占 D.天京陷落 4.19世纪洋人觉得“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苦于找不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文中“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5.某校学生在表演中国近代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法国军队攻陷北京城B.英国向中国走私大量的鸦片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6.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 A.140多万平方千米B.150多万平方千米C.160多万平方千米 D.170多万平方千米 7.关于下图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清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作为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史料B.证明了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C.可作为研究旅顺大屠杀的一手史料D.可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史料 8.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作品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大明历》 D.《兰亭集序》 9.有学者说,这部文献规定了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体现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有巨大的革命性。该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黄埔条约》 10.某位历史学家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以不同面目出现的侵略中国的强盗帮凶中,俄国实际上成了获取赃物最多的一个强盗。”其依据是俄国( ) A.割占我国香港岛 B.强租旅大租借地 C.强占我国大片领土 D.索取赔款 11.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岛被帝国主义割占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1.黄河电视台制作了一部“某历史人物”的纪录片,解说词中有“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民族英雄”“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他遭受了五年悲壮的流放生活”。这位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洪秀全 D.左宗棠 13.某历史博物馆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最能体现“他”报国情怀获此殊荣的壮举是( )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 C.投资设厂 D.谈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