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29998

21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课件(共57张PPT)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369717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5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这是题目吗? 上阕 下阕 学习任务 自由读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节奏。 想象一下:一条舌头在耳边不停地说话,是什么感觉呢? 聒噪 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说说你的理解? 请你找找这首词中后鼻音的字? 再读一读, 读出韵律美。 说说你了解的作者。 字容若,清代人,满族人。他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伸手康熙皇帝赏识,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文学成就以词最为杰出。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流传。 纳兰性德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作者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塞上风雪弥漫,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 学习任务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借助注释理解词意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入夜后,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因为故乡是没有这样嘈杂的风雪声的。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国学大师 王国维 词的韵味悠长,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和回味。 学习任务 读上阙,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是翻过一座山,蹚过一条河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翻过一座座高山,蹚过一条条河,一程又一程。 跋山涉水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诗人他们现在正向哪里前进?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海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行军途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 上阕讲了他们在干什么呢?用词中的一个字来说就是——— 行 他们的行军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上阕讲了他们在干什么呢?用词中的一个字来说就是——— 行 之难 白天,将士们跋山涉水,夜晚,安营扎寨,又是怎样的画面呢? 看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样的画面,纳兰就用了五个字来概括——— 夜深千帐灯 “千帐灯”让我们想象到将士们夜间在荒山野岭中安营扎寨的场面,灯火万千,军帐连绵,非常壮观。 夜深千帐灯 读出这种壮观的感觉 此时,夜已深,我们轻轻走进将士们的营帐,你看到千帐灯下,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画面,就蕴含在这短短五个字中,也难怪作者感叹——— 夜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词的上阙从白天将士们跋山涉水——— 到夜深人静——— 夜深千帐灯 白天的动与夜晚的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初步体会到了将士们丰富的情感。 夜深了,营帐里的灯为何久久不息?来看下阕,你的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狂风刮了一更又一更, 大雪下了一更又一更,没有停歇。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呼啸的风雪声太嘈杂了, 以至将士们没有睡 着,做不成梦。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将士们,躺在冰冷的帐篷里,听着嘈杂的风雪声,你想说什么? 你在想什么?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难道纳兰的故乡北京就没有风雪吗?为什么会这样说?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人的家乡此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