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你知道中秋节的哪些习俗呢? 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扎灯笼、玩花灯、猜灯谜、树中秋、舞火龙、烧塔、听香、吃月饼、嗦田螺、食甜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赏月 中秋赏月习俗的兴盛与秋季气候清爽、月相圆满相关,宋代达到高峰,《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夜市通宵营业、游人彻夜玩月的景象。历代文人常以明月为题材创作诗词,融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元素 。唐代长安地区的中秋赏月风俗尤为盛行,并被确立为全国性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 祭月 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中秋节的习俗 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农历8月,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古人用桂花酿酒,正好中秋时拿来饮用,一边登台赏月一边饮酒,称为“月饮”。 喝桂花酒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 点宝塔灯,主要在南方流行。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 中秋节的习俗 古诗词中的咏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给诗句找到相对应的作者 什么是团圆 中秋节 团圆夜 想一想: 看完视频后,你想说点什么? 看一看: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节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分享美食、交流互动,是非常快乐、幸福的;而且,就算有的亲人在远方(比如故事里在香港的姑姑),彼此的思念也是中秋节的“味道”之一,要珍惜和家人相伴的时光,体会亲情的温暖与美好。 想一想 说一说:你们家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节日名称 时间 核心主题 代表性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团圆、赏月 吃月饼、赏月、祭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敬老、避灾 登高、插茱萸、赏菊花 国庆节 公历 10 月 1 日 家国情怀 升国旗、阅兵、黄金周旅游 中国农民丰收节 公历秋分日 纪念丰收、致敬农民 丰收庆典、农产品展销 七夕节(初秋) 农历七月初七 爱情、乞巧 穿针乞巧、拜织女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 祭祖、送寒衣 焚烧寒衣、祭祀祖先 秋天的节日 秋天的节日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因此也被称为“九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菊的传统习俗,寓意避邪消灾、祈求健康长寿。此外,重阳节还是尊敬老人的节日,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你打算为长辈做些什么呢? 我和妈妈一起做重阳糕给奶奶吃。 我们全家一起去赏菊花,陪爷爷奶奶散心。 我陪爷爷爬山,登高望远。 中国丰收节 秋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有特色的节日活动。 赶秋节 苗族过赶秋节时,人们聚在一起,打秋千,唱歌跳舞,还推选“秋老人”祝贺大家喜获丰收。 藏族过望果节时,人们一起围着田地转圈,庆祝丰收,还举办热闹的藏戏表演、射箭等活动。 望果节 西藏村民欢度望果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