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0671

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4)

日期:2025-10-0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383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单元,课题,氧气,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课题2氧气》 授课年级 九年级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 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依照课程标准:(二)物质的性质及应用,2.2常见的物质,2.2.1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3了解观察、实验,以及对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分析解释等认识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 析 本课题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和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化合反应。以氧气的化学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归纳出化合反应的概念,并分析了氧化反应的一些特点。 对氧气化学性质的认识主要运用了实验、观察、思考、分析的思维过程,通过对比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氧气的含量对反应程度的影响。学生第一次将化学实验与研究纯净物的性质结合起来,需要学习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此方法的指导是本课的重要任务之一。还有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设计了多个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后面学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重 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 点 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观察并准确描述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学情分 析 对于氧气,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知识,再经过前面对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在知识背景上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通过前几节实验课,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另外,本课是研究纯净物性质的起始课,怎样研究物质?学生在学习思路和方法上还存有欠缺,所以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了解学习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现象。 2.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化学反应有分类的认识,知道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及缓慢氧化的定义。 3.通过总结归纳氧气的性质,初步形成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简述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建构模型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目标落实与 评价重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教师表演“魔力集气瓶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习主题氧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 氧 气 的 物 理 性 质 任务1: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提问: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指导学生描述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提问: 标况下,氧气的色、态、味是怎样的,降低温度后呢? 2.氧气的密度和空气相比如何? 3.氧气能溶于水吗? 教师板书学生总结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 P38 第一段的内容,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 的自主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学生的观察、描述、归纳,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气的存在、物理性质及用途等知识的认知水平。 落实教学目标一。 环节三 氧 气 的 化 学 性 质 任务2:氧气的检验 问题2:有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如何才能知道这瓶气体是不是氧气呢? 强调一下,带有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