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2.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科学思维:运用模型建构、推理论证等方法归纳地球公转的特点及了解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探究实践: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通过分析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无关。 态度责任:在模拟实验中,能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在交流研讨中,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保持继续探索地球运动及四季成因的热情。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6课。前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了解了它们的变化规律。本节课则尝试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由于四季变化的成因非常复杂,是由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本课并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而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个错误观点而已。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自转的特点以及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但对于地球的公转特点不甚了解,并且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为普遍的错误认识,认为地球离太阳近就是夏天,地球离太阳远就是冬天。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将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联系起来,并要推翻之前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 1.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的运动。 2.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无关。 【教学难点】 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展示昼夜交替现象的动图。 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展示地球的自转动态图。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3.展示四季变化图片,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观测到众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提问:地球除了自转,它还会怎样运动? 小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 4.展示地球公转动态图,提问:四季的变化也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吗? 5.板书课题: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二、探索和研讨: (一)探索地球公转时有何特点。 1.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见右图),提问:地球公转时有何特点? 小组交流:先观察观察公转图片,讨论交流发现。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3)地球地轴倾斜的方向会改变吗? (4)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怎样的? 2.交流研讨:学生汇报地球公转的特点。 3.小结: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地轴始终倾斜并且方向不变,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二)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材料准备:泡沫球、记号笔、圆盘、三球仪] 1.谈话:地球公转的特点众多,地球自转的特点也不少,而且地球自转与公转是同时进行的,我们能不能用一些材料把地球的运动模拟出来,来帮助我们理解呢? 2.学生讨论模拟方法。 3.模拟活动:泡沫球模拟地球,球上画一条线代表赤道,圆盘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让小球在圆盘中运动起来,模拟地球的运动。 4.研讨:在模拟实验中,你看到的地球的运动是怎样的?与事实相符吗?我们需要怎样改进 交流发现: 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②小球自转时没有沿着固定的轴转动 ③地球斜着身子公转的样子该模拟实验很难模拟出来。 5.展示三球仪视频,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加深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三)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 1.展示地球公转动图,谈话:我们现在已经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充分的认识,那么你认为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关系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