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 (国体) (政体) 制度保证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单元) 决定 根本保证 决定 课前复习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P60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是什么?相互关系P61 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P64-P65 6.3.1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这三个机构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吗? 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外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 三块牌子挂在一起,说明三个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吧。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他们管的事情是一样的吗? 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是 村监委享有监督村委会的职权,村委会和村监委都接受村支委的领导; 不一定。村“两委”的人员可以交叉任职。村支委和村监委的人员可以交叉任职。但村委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监委成员。 不一样。村支委是党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他们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 【P65探究与分享】 中国共产党组织 国家机构(以行政机关为例) 基层 行政机关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领导 社区居委会(城市) 村委会(农村) 指导 领导 拓展延伸 “基层”到底是指哪一层? 基层党组织 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领导 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等特点 主体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含义 (P66 第一段) (2)特点(P66 专家点评) 依托:村委会 居委会 (村委会、居委会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 方式 内容 范围 实质 2.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 ———村委会和居委会 ①性质 ②产生 ③职能 ④自治途径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村民委员会(P66 第二、三段)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 ★注意几种说法: 1.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 管理模式(方式)√ 创新 / 完善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 体系× 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实践形式 √ 创新治理格局 √ 2.村(居)委会:不是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不履行政府职能 3. 村民(居民)自治的范围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但可以拓宽民主管理的途径,丰富民主管理的形式。 4.我国基层政权组织:乡/镇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对村(居)委会进行指导和监督,但不是上下级的关系。 5.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委会的工作必须在村党支部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党支部与村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