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2349

8 冀中的地道战-课件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3285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的,地道战,-课件
  • cover
冀中的地道战 五年级上册 想一想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1.冀中在哪儿? 2.地道是什么样的? 3.地道里怎么作战? 4.为什么会有地道战? …… 了解作者 周而复(1914-2004),原名周祖式,生于南京。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在延安、重庆等地从事文艺和编辑工作。代表作品有《上海的早晨》《白求恩大夫》等。 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初读课文 侵略 省略 堡垒 任丘 搁置 陷阱 拐弯 岔道 qīn lüè qiū gu2i 生字识记 chà gē 任 任丘(rén) 任务(rèn) xiàn lěi rén 侵 略 筑 堡 党 丘 妨 蔽 陷 拐 生字识记 党 蔽 陷 d2ng bì xiàn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注意上面的笔顺,先竖、再左边的点,最后右边的撇。 注意右下角的反文旁不要写成撇加“又”。 注意下面不是“白”,不要写成连笔。 生字识记 重点词语 侵略 修筑 粉碎 领导 不计其数 打击 坚持 游击 隐蔽 陷坑 拐弯 无穷无尽 堡垒: 冀中: 扫荡: 岔道: 孑口: 在冲要地点做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河北省中部。 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 主干道通向旁边的路。 本文指地道里小得只容一个人爬过去的关口。 理解词语 封锁: (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联系断绝。 吆喝: 粉碎: 不计其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毒辣: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使彻底失败或毁灭。 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一人把守关隘,万人也无法攻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心肠或手段)狠毒残酷。 理解词语 隐蔽: 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 练一练 A A A 自由读课文,说说每一段都写了哪些内容。 整体感知 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1 冀中的地道战 2 3 第一自然段:日本在冀中大扫荡。 第二自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产生了地道战。 第三自然段:地道的作用。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4 冀中的地道战 第四自然段:地道基本样式和特点。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