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2351

6 将相和-课件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443681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将相,-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将相和 五年级上册 猜一猜 历史悬案解密 “将”是谁? “相”是谁? 他们为什么不“和”? 又为什么“和”? 作家作品 《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伟大史书,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初读课文 大臣 允诺 得罪 chén lián 生字识记 zuì nuò 推辞 和氏璧 廉颇 bì 抵御 侮辱 擅长 上卿 战袍 dǐ yù shàn cí rǔ qīng páo 强大 qiáng 划归 huà 典礼 diǎn 击缶 fǒu 削弱 xuē 生字识记 强 强大(qiáng) 倔强(jiàng) 划 划船(huá) 计划(huà) 勉强(qiǎnɡ) 削 剥削(xuē) 削皮(xiāo) 召 臣 议 缺 宫 献 诺 典 承 抄 生字识记 罪 怯 拒 荆 重点词语 无价之宝 召集 大臣 商议 解决 完好无缺 称赞 商量 允诺 典礼 承诺 得罪 胆怯 示弱 拒绝 职位 同心协力 胆怯: 瑟: 强逼: 允诺: 示弱: 胆小;缺少勇气。 古代弦乐器,像琴。鼓瑟,就是弹瑟。 强迫。 应许。 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理解词语 失信: 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推辞: 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缶: 古代一种瓦制的打击乐器。 无价之宝: 绝口不提: 指极珍贵的东西。 指有意回避,不谈论某人某事。 积累成语 怒发冲冠: 完璧归赵: 比喻将珍贵之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来的主人。 因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同归于尽: 同心协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尽:尽头,指死亡或毁灭。一同死亡或毁灭。 练一练 A qi2ng C huà liàng 胆怯 召集 负荆请罪 C 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 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人,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 1 将相和 2 3 背景:战国时期 秦王欲霸占和氏璧 4 5 6 蔺相如携璧去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7 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