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 紫薇是校园常见植物,用手轻挠它的树干,树枝和树叶就会随之飘动。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长和繁殖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遗传和变异 D. 能排出体内产生废物 2. 下列诗句或谚语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排出体内的废物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 3. 阿拉伯胶树和某些蚂蚁长期生活在亚热带森林中,蚂蚁能保护该树免受其他动物的掠食,而该树又为蚂蚁提供树汁和栖息场所。阿拉伯胶树和这些蚂蚁的种间曲线关系是( ) A. B. C. D. 4.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通过茎和叶排出,堪称盐渍化土地上的“土壤改良功臣”。这体现了(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依赖环境 D. 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5. 某地农田曾经鼠患成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为此,某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生态环境,以下是他们调查后绘制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一有5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 图一中猫头鹰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 图二中的D代表的生物是图一中的猫头鹰 D. 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6. “一鲸落,万物生”是指大海中一头鲸鱼尸体的坠落,是万物诞生的开始。鲸落始于盲鳗、睡鲨等食腐动物的啃食,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入驻。鲸骨的脂类在厌氧细菌的分解中释放硫化物,有些硫细菌可通过氧化这些硫化物来制造有机物,为深海贻贝、蛤等软体动物提供营养。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成为一大批海洋生物的宜居场所。根据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 A. 鲸落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B. 盲鳗、睡鲨属于消费者 C. 硫细菌属于生产者 D. 厌氧细菌属于分解者 7. 如图是康康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以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转动图———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B. 将图二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方移动玻片 C. 从图三到图四,可转动图一①更换物镜来实现 D. 实验结束后,可用纱布将目镜和物镜擦拭干净 8.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合成原理(如图)。人工合成淀粉装置中的“生产设备”可以模 拟植物叶肉细胞中的( ) A. 叶绿体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细胞壁 9.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视野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所示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B. ②可能是由于加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C. 用碘液染色后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 D. 细胞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10. 同学们用镊子取一片幼嫩的黑藻小叶,制作了黑藻叶片细胞玻片标本,用水滴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下列说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黑藻叶片时,要用碘液染色 B. 在视野丙中有许多黑色圆圈,是因为取材太厚细胞发生了重叠 C. 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黑藻叶片细胞特有结构是叶绿体和液泡 D. 丁图所示显微镜下叶绿体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其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11. 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位于22号染色体上的抑癌基因DEPDC5,揭示了DEPDC5突变与胃肠道细胞癌变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胃肠道细胞发生癌变,分裂速度会明显加快 B. 在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都成对存在 C. 基因DEPDC5会促进胃肠道细胞过度增殖 D. 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基因DEPDC5改变 12.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