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培优卷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解:A、在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大小可忽略,故汽车可视为质点,故A错误; B、常规路线中的55.4公里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而非位移,故B错误; C、常规路线中显示的“1小时36分钟”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所以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汽车分别按照方案一和方案二行驶,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初始位置相同,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末位置也相同,运动路径不同,故位移相同,路程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2.解:速度、力以及加速度都是矢量,负号代表方向,重力势能是标量,负号代表比参考平面低的位置的势能,不代表方向,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解:400米比赛中,起点不同,但是终点相同,根据位移定义可知,他们的位移不同,外侧跑道的运动员位移较大,但是路程都是400米,因此路程是相同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解:AB、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平均速度与位移方向一致;瞬时速度和运动的方向总是一致,但两者的方向可能不同,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Δt非常非常短时,即Δ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法,故C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5.解: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但不能称为2s内,2s内表示时间,故A错误; B、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秒内,故B错误。 C、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秒内,或2s内,不是第2s内,故C错误; D、t2~t3表示两个时刻之间,是时间,称为第3秒内,故D正确; 故选:D。 6.解:A、由题意分析A、B、C、D四点,因汽车经过AB段所用时间和BC段所用时间相等均为t=1s, 则由位移差公式Δx=aT2 代入数据解得a=8m/s2 故A错误; 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CD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该段初末速度大小的平均值,即 代入数据解得vC=2m/s 则对汽车由A到C的运动进行逆向思维有vA=vC+2at 代入数据解得vA=18m/s 故B错误; CD、由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知vB 代入数据解得 vB=10m/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代入数据解得 vAB=14m/s xAB=vAB t 代入数据解得 xAB=14m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解:用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 光电门从第一次开始计时到第二次开始计时经历的时间Δt3 加速度a1,解得: 此方法测量加速度时,Δt3并不是滑块两次通过光电门对应的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实际应是Δt3,滑块加速运动,则有:Δt1>Δt2,可知Δt3偏大,故加速度测量值偏小,即a1<a真; 光电门上两黑点间的距离为L,根据v﹣x公式得:2a2L 解得: 此方法测量加速度时,L并不是滑块两次通过光电门对应的两个中间时刻的速度v1、v2的位移,L实际是 遮光板前端两次经过光电门A和B上的黑点时的位移。 遮光板前端经过光电门A上的黑点时的速度可表示为:v1′a真 遮光板前端经过光电门B上的黑点时的速度可表示为:v2′a真 则有:2a真L 联立可得: 由于:Δt1>Δt2,对比可得:a2>a真 综合可得:a1<a真<a2,因此:a2>a1,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解:A.火箭点火升空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火箭的速度增大,代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不一定增大,故B错误; C.火箭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 D.火箭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若速度减小,则说明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方向向下,故D正确。 故选:D。 9.解: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当v2>v1时Δ的方向与v2方向相同,当v2<v1时Δv的方向与v2的方向相反, 加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