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4080

2.3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件(21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1次 大小:153825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我们,周围,空气,课件,21张,PPT
    (课件网)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 二单元《地球家园》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人类 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空气 提出和聚焦问题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它还有什么特征? 收集空气 在校园里想办法 利用塑料袋收集 一些空气 空气都“藏”在哪里?找一找各处的空气。 教室 操场 校园树林 狭小的空间 里有空气吗? 收集空气实验 实验步骤 1、小组成员一同选取合适的 校园地点,如教室、操场。 3、快速将塑料袋口 折叠并紧紧系住, 完成空气收集。 2、一人撑开塑料袋,另一人拿着 袋子在选取地点兜动,让空气 进入袋中 怎么收集空气 塑料袋里收集空气步骤 1.袋口向下 迅速下落 2.扎紧袋口 记录空气的特征 用收集的空气,与水比一比 与水比一比,并 描述记录空气的 特征 记录空气的特征 怎样去实验呢?你能说一说实验步骤吗? 空 气 的 特 点 用感觉器官观察空气 同学们可以运用探究 水的方法对空气的特 点进行探究! 观察一下空气 空气跟水一样 也是无色的 空 气 的 特 点 用感觉器官观察空气 同学们可以运用探究 水的方法对空气的特 点进行探究! 闻一闻空气 空气跟水一样 也是无气味! 摸一摸 空气 用手挤压装空气的袋子 2 软软的 用手挤压装空气的 袋子,能变形, 得出空气 易压缩, 感受空气的流动 袋子里面的空气能否流动? 2 让小洞靠近脸 用牙签给口袋戳个小洞 实验表明: 空气无形,会流动 空 气 的 特 点 用感觉器官观察空气 同学们可以运用探究 水的方法对空气的特 点进行探究! 尝一尝空气 空气跟水一样 也是无味道! 与水相比空气的特征 看不见 摸不着 能流动 能流动 研讨1:与水相比,空气有什么不同? 空气和水的比较 不同点 相同点 水 看得见,摸得着 能溶解盐、糖等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能流动 没有固定的形状 空气 看不见,摸不着 与小木块相比,空气又有什么不同? 小木块能看见、摸得着、不易压缩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易压缩。 我们除了在校园,还可以在哪里收集空气? 除了校园,还可以在 公园、小区、田野等 地方收集空气。 看看下面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看看下面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我们闻到异味有刺激感,空气就被污染了 说一说:哪些地方空 气新鲜?哪些地方的 空气被污染了? 看看下面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说一说:哪些地方空 气新鲜?哪些地方的 空气被污染了? 空气 板书设计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能流动 没有固定的形状 看不见,摸不着 布置作业 如果空气被污染了, 对人和动植物的生 存会产生哪些影响 教科版二年级2.3《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的校园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地球家园”单元的第三课,聚焦“空气”这一地球家园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教材通过“黑盒摸物”游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收集空———对比实验—研讨总结—拓展环保”的流程,认识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能流动、易压缩等),同时渗透空气污染的危害与保护意识。教学强调动手实验和合作探究,符合2022年新课标“以探究为核心,培养科学素养”的要求,为后续认识地球资源的重要性奠定基础。 学习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具有无色、无味、透明、能流动、易压缩等特征;了解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实验(空气与水、小木块),学会用观察、描述的方法 区分不同物质的特征,培养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科学实践: 能在校园中合作收集空气,使用简单工具(塑料袋、杯子)完成对比实验, 并记录空气的特征。 责任态度: 感受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空气、防治污染的意识, 愿意参与环保行动。 重点 认识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能流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