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5235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4693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技,答案,练习题,文化,编版,时期
  • cover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的一座东汉墓中发现了文书用纸,经检验,其维丝化程度相当高,纤维交结匀细,纸质紧密,透眼少。这可以说明东汉时期(   ) A. 书写材料多样 B. 纸张得到推广 C. 造纸技术高超 D. 竹简不再使用 2. 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的书写材料,而原来被社会较高阶层所垄断的知识文化也开始向民间普及。这表明蔡伦改进造纸术(   ) A. 促进了经济发展 B. 便利了文化的普及 C. 结束了文化专制 D.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 东汉时期,除太学和地方公立学校广招学生外,私教之风也相当盛行,全国在校学生总数以数十万至百万计,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也普遍用纸书写。这说明汉代造纸术(   ) A.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 有利于艺术的发展 C. 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D.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4. 东汉时期,官方记载了11次传染病的暴发,其中有9次发生在寒冷的季节。张仲景所在的南阳地区,在10年间,大宗族中有2/3的人因传染病而死亡,其中伤寒导致的死亡占到了7/10,严峻的疫情促使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说明(   ) A. 季节交替与疾病暴发相互影响 B. 医学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C. 宗族关系与疾病预防密不可分 D. 人口减少与疾病暴发并无关系 5. 表是“华佗行医”在古代不同文献中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华佗(   ) A. 发明了“麻沸散” B. 被称为“医圣” C. 创编了“五禽戏” D. 医术相当精湛 6. 《九章算术》收录了不少基层官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方田”讲述田亩面积的计算方法;“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等等。这反映出汉朝(   ) A. 基层官员的日常公务繁重 B. 注重数学教育 C. 科技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D. 土地兼并严重 7.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段时期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 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 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8. 道教是东汉末年兴起的本土宗教,佛教在东汉明帝后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   ) A. 适应了社会发展趋势 B.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C. 见证了中外经济交往 D. 迎合了贫苦民众的心理 9.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质疑了祥瑞、灾异、谴告等虚妄之说,指出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直接关系,否定君权天授、天能有意识地创造万物等思想。据此可知,王充(   ) A. 倡导多元化的治国思想 B. 推动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 C. 迎合上层统治阶级需要 D.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0. 汉乐府诗传达了汉朝民众的心声,题10图所示为乐府诗《妇病行》的节选内容。据此可知,汉乐府诗的特点是(   ) A. 体现浪漫主义 B. 反映社会现实 C. 讲究铺陈排比 D. 善于歌功颂德 11.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写了帝王将相、大小官员,而且以饱满热情的文笔,记叙了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事迹。这说明司马迁著史的原则是(  ) A.因循守旧 B.厚古薄今 C.辞藻华丽 D.公正记事 12.东汉时出现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汇集246道数学应用题及解算方法,囊括初等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在分数四则运算、解方程、正负数运算等许多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该名著(  ) A.记录了三国时期刘徽的“割圆术” 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C.奠定了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D.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 13.《史记》以“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为后世史家所倡行。这反映出撰写者司马迁(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