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5375

第一课 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复习课件(25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36440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一课,历史,人民,选择,复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政治与法治 (三者统一)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1.为什么 2.怎么办 第1、2课 第3课 1.我国的国家性质 第4课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5课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6课 1.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法治中国建设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教材体系 (1)历史人民选择 (2)党的先进性 (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人民民主专政 人大制 政党 民族 基层 依法治国 法治国家、政府、社会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政治与法治》相对于其他来讲,主体特征最为明显,要求你必须在设问中能准确判断出主体。 所涉及到的主体有: 公民: 人民: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监察机关: 人大、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的区分 政协、政协委员的区分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有中国国籍的人,在政治生活中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是国家的主人 即:政府部门。如:国务院、省、自治区、市、县、乡、镇政府;部委、厅、局、街道办事处 各级法院、检察院 各级监察委员会 8个,注意和政协的区分 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及内部所设的组织机构 省委、市委、县委、乡党委、党支部、党内下设组织(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纪委);党内最高领导一般成为书记。 第一课 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一轮复习 知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历史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 正确的选择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成立 最高理想和目标 成就 基本国情 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的成立及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 ———进入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第一课 高考评价体系与课标要求 必备知识  考情概览 课标 1.1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1个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个国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个矛盾: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个任务: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3种方案:三种建国方案。 3个阶段: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3个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4个方面成就:中国共产党成立取得的成就。 6个意义: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 搞清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逻辑)必然性,教材设置本课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考生对党的领导产生政治认同。 怎么考 依托典型的史料,考查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培育考生科学认知素养;结合特定的历史资料,考查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培育考生科学认知和价值判断;依托典型的史料,考查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增强考生政治认同素养。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论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 1.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需具体理解),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 成因:P3-4(了解) 内因: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社会发展停滞。 外因:1.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大发展。 2.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 封建主义和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