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6685

【乐学期中专项复习卷】12、古诗文阅读理解——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356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上册,语文,六年级,学年,2025-2026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乐学期中专项复习卷 12、古诗文阅读理解践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1分)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诗的前两句写了 和 两处景色,一个“开”字仿佛让我们眼前出现了长江 、 (写两个成语)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2、“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一个“ ”字逼真地写出了天门山夹江对峙,且由两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 (动态 静态)美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告诉我们诗人按照 的写作顺序呈现景物,“孤帆一片”与“日边来”相结合,又传神地描绘出情景 的特点。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 ) (2)“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意思是长江流经此处因天门山的阻挡而被迫向东流。( ) (3)“开”“回”“来”三字不属同一韵母,因此,严格来说,这首诗不押韵。( ) (4)这首诗语言明快,色彩绚丽,最能表现色彩字词有“碧水”中“碧”和“青山”中“青”,另外,“帆”与“日”虽不能直接表现色彩,但也隐含了这一方面内容。( ) 4、作者李白被称为“ ”,他与 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歌我们耳熟能详,我能写出他的一句诗词名句: , 。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1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 1、在横线上补写出作者和缺漏的诗句。(3分) 2、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提炼关键信息概括画作,并挑一幅写写你“看”到的画面。(6分) 我最喜欢 图,我“看”到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分别描绘了黑云、白雨、狂风、湖水等景物。 B.这首诗描写了西湖从下雨到天阴又到天晴的天气变化。 C.这首诗第三句中的“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去的动态。 D.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11分)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从哪一句能看出作者来过江南 ( )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 2、“能不忆江南 ”这一句是( )。 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画面。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从词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四、请补全古诗词,完成练习。(1分) 春 日 天净沙·春 [宋]朱 熹 [元]白 朴 胜日寻芳泗水滨,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①楼阁帘栊②,杨柳秋千 。 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③。 等闲识得东风面, 【注】 ①阑干:栏杆。②帘栊(lóng):窗户上的 。 帘子。③飞红:飞舞的花瓣。 1、朱熹和白朴都写了春天,以下哪一项不是两位作者都写到的 ( )(1分) A.春天的风 B.春天的植物 C.春天的动物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春日》赏春的地点是在泗水边上,“胜日”是指胜利的日子。( ) (2)《春日》的最后两句,既让我们从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又揭示了很容易“识得东风面”的原因,富含哲理,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 (3)白朴运用绘画技巧,从“春山”到“院中”描绘了不同空间层次春天的景物。( ) (4)两首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且都暗含着引人深思的哲理。( ) 五、古诗对比阅读。(7分) 【甲】 【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天街①小雨润如酥①, 百般红紫斗芳菲。 草色遥看近却无。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②, 最是一年春好处, 惟解漫天作雪飞。 绝胜⑤烟柳满皇都。 【注释】①杨花:柳絮。②才思:才气、才情。③天街:京城街道。④酥:酥油。⑤绝胜:远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