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7385

1.3运动的快慢同步学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6次 大小:99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运动,快慢,同步,学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1.3运动的快慢 新知梳理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图示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 比较 相同 比较 [点拨]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情况下,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我们常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实质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二、速度及其计算 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 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作速度。某物体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 公式 单位 基本单位:米每秒(m/s或1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或 km·h );关系:1m/s=3.6 km/h [点拨]速度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计算时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与计算过程。 三、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 且 不变的运动。 3.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 [点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是运动快慢不变,且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四、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表述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计算: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研究的运动过程,用这段运动过程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在速度公式 中,s一定是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t一定是通过路程s 所用的时间。 应用示例 类型一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例1 某同学利用电动玩具研究物体的运动快慢,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玩具种类 坦克 卡车 小车 运动时间t/s 20 15 15 运动路程s/m 1.5 1.5 2 (1)坦克比卡车运动得 (选填“快”或“慢”),理由是:相同路程内, 。 (2)小车比卡车运动得 (选填“快”或“慢”),理由是:相同时间内, 。 (3)在坦克、卡车和小车中,速度最大的是 。 [方法指导]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分析的关键是找到路程或时间哪一因素相同,然后通过比较另一因素的大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2)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3)若通过的路程不等,所用时间也不等,则二者的比值越大,运动得越快。 类型二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辨别 例2 图1-3-1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在2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车运动的速度为20 m/s D.前300 m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易错警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是运动的快慢不变且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即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若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不相等,则物体必做变速直线运动;若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类型三 速度及其有关计算 例3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早上7:30 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一共耗时 30 min,在当日 16:30 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6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为2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易错警示](1)计算平均速度时,s和t必须是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时间包括中途停留的时间,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路程或时间)速度的平均值;(2)火车全部通过桥梁(隧道)时运动的路程为桥长(隧道长)与火车长之和。 类型四 速度图像问题 例4 (2023德州)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如图 1-3-2 所示,则 ( ) A.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