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037425
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 课件((共24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11-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2次
大小:608567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统编
,
浪淘沙
,
素材
,
视频
,
PPT+
,
24张
(
课件网
) 单元主题 保护环境 阅读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习作要素:学写倡议书。 语文要素 趣味导入·壹 谜语 来自白云上,咆哮向东方, 文明由此起,名字叫亲娘。 谜底:黄河 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9个省及自治区,最后注入渤海。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万平方公里。黄河干流河道像一个大大的“几”字形,流经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依次穿越了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四大地理区域。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唐时期)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是当时文坛的核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令人敬佩的,不仅是他的才华,还有他的人格。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没有将他击垮,反而磨砺了他的意志。他从不向权贵低头,回京后依然写诗讽刺朝中新贵,体现了知识分子的骨气。他善于从自然和生活中发现美,始终保持着豁达开朗的心胸,将个人的不幸升华为艺术的不朽。 诗人介绍 tì 青年得意,锐意革新 中年贬谪,砥砺心志 晚年回朝,初心不改 刘禹锡才华早露,十九岁左右游学长安。公元793年,他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刘禹锡积极参与了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这是一场革除政治弊病的进步运动,刘禹锡是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革新因宦官和藩镇的反扑而失败。唐顺宗被迫退位,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此后,他又先后被贬至许多偏远的州郡。这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但也是他文学和哲学思想成熟和爆发的时期。 在好友裴度等人的帮助下,刘禹锡晚年才被调回东都洛阳,担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闲职,故后人又称他“刘宾客”。尽管历尽磨难,他回京后写的诗依然锋芒毕露。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与刘禹锡的贬谪生涯密切相关。 政治挫折: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触怒权贵,被贬至蛮荒之地的边远州郡,长达二十三年。 精神不灭:尽管身处逆境,刘禹锡并没有消沉。当他看到黄河奔腾不息、百折不回的气势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借景抒情:诗中“九曲黄河”象征着他人生道路的曲折坎坷,“浪淘风簸”则暗指他所遭受的政治打击和磨难。然而,“直上银河”的豪言壮语,正是他虽屡遭贬谪却依然保持高洁志向、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品读诗歌·贰 tì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浪淘沙》为唐代曲名。 “浪淘沙”本是唐代教坊曲名,后来才演变为词牌名。刘禹锡、白居易等人都创作过《浪淘沙》组诗,内容多与江河、浪涛、淘金有关,借以抒发人生感慨。本诗组共九首,“其一”为第一首。 根据节奏大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bò tì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虚指,指黄河弯曲的河段很多。 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裹挟着万里的黄沙,奔腾而来。 虚指,形容黄河很长, 首句写的是黄河静态实景,“万里沙”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了黄河的泥沙之多。 tì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bò 虚指,指黄河弯曲的河段很多。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簸,颠簸。 天边 虚指,形容黄河很长, 译文:波涛翻滚,狂风颠簸,仿佛来自那遥远的天边。 此句承接首句,由静态描写转为动态描写,由形到声。“自天涯”也是夸张修辞,突出黄河的长。 tì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浪淘沙(其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2026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2025-11-05)
2025-2026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7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2025-11-05)
2025-2026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2025-11-05)
2025-2026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2025-11-05)
2025-2026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2025-11-0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