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7444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69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理,八年级,2024,人教,学年,2025-2026
  • cover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新知梳理 一、声音的产生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点拨](1)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如人在说话时的声源不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弦乐器发声是靠弦的振动,管乐器发声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打击乐器发声是靠打击面的振动。 (2)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原来所发出的声音仍存在并在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传播的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 、 、 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 传播声音。 [点拨](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作介质。 (2)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充当传播声音的介质。 (3)空气越稀薄,传声效果越差,真空不能传声。月球表面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在月球表面的航天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波交流。 (4)一般而言,固体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传声效果最差。 2.声音的传播形式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我们把它叫作 。 3.声音传播的探究 如图2-1-1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 ,进一步推理,如果将罩内空气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从而推理得到:真空 传声。 三、声速 1.声速 描述声音传播的 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 2.影响声速的因素 声速与介质的 和 有关,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同种介质中, 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声速大小关系为 > > (用 v固、V液、vt 分别表示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 四、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 。 2.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它和原声区分开,否则回声将和原声混在一起,起到加强原声的作用。 3.回声测距原理 假设声源静止,声音从发出到再次回到声源处所经过的路程,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即 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所经历的时间,v声指声音的传播速度。 应用示例 类型一 声音的产生 例1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2-1-2甲所示,小明用硬纸片做成一个无盖的纸盒,罩住一只正在播放节目的半导体收音机,在纸盒上放一个“小人”,将会看到“小人”翩翩起舞;如图乙所示,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面,发出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面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方法指导]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例2 在敲响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古钟撞击后,古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易错警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有声音产生时必然有振动,但有振动却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2)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并不会立即消失,原来产生的声波仍然继续向前传播,所以振动停止,我们仍然有可能听到声音。 (3)回声与余音不同,回声重复完原声即消失,不具有持续性。用力使物体振动,停止用力后,物体会持续振动一段时间,仍会发出声音。如敲击一下音叉,音叉能持续发声一段时间。 类型二 声音的传播 例3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的声音会被吓走,这说明 (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水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