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7738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提高卷 及参考答案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974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四单元 虚构小说(单元测试·提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小说创想工坊”里,六年级学生围绕“成长与勇气”创作短篇故事;“角色分析角”中,大家热议《穷人》《桥》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赛”正分组构思反转剧情———虚构的世界里,藏着最真实的情感与思考! 基础训练营(37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ǎn tè bào yuàn zāo gāo chān fú zhòu méi péng pài shēn yín yōng dài dǎo méi páo xiào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3分) 1.凡卡把信塞进邮筒,心里既期待又忐(tǎn tè)忑,生怕爷爷收不到信。 2.老支书在洪水中屹(yì qǐ)立如柱,浑浊的泥水吞没(mò méi)了他的身影。 3.陈明待(dāi dài)在教室里等待(dāi dài)老师批改作文,手里紧紧攥着稿纸。 三、按要求选择词语填空(10分) 1.选词填空(6分) 微弱 衰弱 脆弱 (1)病人躺在床上,用( )的声音说:“麻烦帮我倒杯水……” (2)长期的劳累让他的身体日渐( ),连走路都需要搀扶。 (3)面对困难,我们要坚强,不能做( )的逃兵。 严肃 严厉 严格 (4)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要求非常( ),错一个标点都要订正。 (5)爸爸( )地批评我:“做错事要勇于承认,不能撒谎!” (6)升国旗时,全场气氛( ),每个人都神情庄重。 2.根据提示选择小说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填序号)(4分) A. 凡卡的信 B. 老支书的木桥 C. 桑娜家的渔网 D. 金色的鱼钩 (1)象征“对自由与亲情的渴望”的是( ) (2)象征“无私奉献、生命担当”的是( ) (3)象征“底层人民的艰辛与希望”的是( ) (4)象征“革命精神传承”的是( ) 四、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0分) 1.《穷人》是俄国作家 的作品,小说通过描写桑娜 的故事,展现了底层人民的善良与淳朴。 2.《桥》这篇小说以“ ”为线索,采用 的写作手法,让老支书的形象更鲜明。文中“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渲染了 气氛。 3.“ ,勿以善小而不为”提醒我们要重视微小的善行;“眼泪无法洗去痛苦”是 (作家)的名言,与《穷人》中“善良能温暖苦难”的主题相呼应。 五、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虚构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完全虚构的,与现实生活无关。( ) 2.《金色的鱼钩》通过“鱼钩”这一物品,串联起老班长的牺牲故事,是典型的“以物喻人”写法。( ) 3.小说的情节越离奇越好,不需要符合生活逻辑。( ) 4.《桥》的结尾揭示老支书与小伙子的父子关系,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 综合展示厅(5分) 六、主题讨论(5分) 小说中常有“两难选择”的情节,比如桑娜要不要抱回西蒙的孩子。请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说说你会如何选择,并讲清理由。 1.如果是老班长,发现最后一点鱼汤不够分,会选择自己喝还是给小战士喝? 2.如果是凡卡,知道爷爷可能收不到信,还会继续写信吗? 阅读大舞台(27分) “小说精读会”上,大家批注《穷人》的心理描写,分析《桥》的环境烘托;“创意续写角”里,有人为《金色的鱼钩》设计小战士长大后的故事———阅读虚构小说,就是与角色共赴一场心灵之旅! 阅读理解(27分) (一)关于“小说人物塑造”的主题阅读(10分) 材料一:小说塑造人物时,常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性格。如《穷人》中“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通过动作和心理细节,凸显桑娜的善良。 材料二:一项读者调查显示:78%的人认为“有缺点的人物更真实”,比如《凡卡》中的凡卡,既天真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