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7832

统编版2025秋 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阅读理解(一)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4997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答案,训练,专项,阅读理解,复习
  • cover
统编版2025秋 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阅读理解(一)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阅读。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用“ ”画出第③段的中心句。 2.这三段话分别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 、 、 。 3.“其实”一词与第②段中的 一词意思相近。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5.请填上相应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 ) (2)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3)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6.“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用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到(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  )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7.解释下列词语。 (1)津津有味: (2)一知半解: 8.在第②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9.“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10.请写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 11.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12.文中的“我”还没有认识多少字,就读《三国演义》。有同学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课文同步。 父爱之舟(节选) ①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②……醒来,枕边一片湿。 1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 ) 行装———( ) 精致———( ) 14.联系全文回答,作者为什么以梦境开头,又以梦醒结尾?“梦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5.文中父亲缝补的背影使你联想到哪一首唐诗?请把它写下来。 16.课文中多次写起姑爹的小渔船,作者为什么要一次次地写摇船、船上做饭、晚上睡觉?这和文题“父爱之舟”有什么联系? 课文同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