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5秋 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阅读理解(二)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1.现代文阅读理解。 ①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②儿子漫不经心地说口口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冷了再说□□老王还在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搁下了电话。 ③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的,从他七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呢?”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④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十的老母亲。 ⑤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发懵。 (1)给本文加个题目,最合适的是什么?( ) A.母亲的电话 B.父亲的唠叨 C.牵挂 (2)在文中口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老王之所以“不由自主地愣住了”是因为( )。 A.老母亲竟然这个时候打来了电话。 B.他竟没有想到故乡已经下雪了;寒潮初袭时,竟对自己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少有牵挂。 C.母亲从老远打来电话让他感动不已。 (4)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写在下面。 2.课外阅读 村槐(节选) ①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②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胆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③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⑤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绑—( ) 大方—( ) 反义词:光滑—( ) 索取—( ) (2)文中第2~4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 、槐树下嬉戏、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