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8115

七上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学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10-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899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上,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学课件,23张
  • cover
(课件网)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课前导入 金色花 泰戈尔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难点)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重点) 学习目标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被称为“东方诗圣”。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新月集》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诗集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 《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从内容上看,它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从形式上看,它篇幅短小,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文体知识 匿笑( ) 沐浴( ) 嗅到( ) 梗( ) 祷告( ) 徘徊( ) 菡萏( ) 攲斜( ) 衍( ) 荫蔽( ) nì mù xiù ɡěnɡ dǎo pái huái hàn dàn qī yǎn yīn bì 读读写写 梗(gěng)花梗 哽(gěng)哽咽 祷( dǎo )祷告 铸( zhù )造  埂(gěng)田埂 词语解释 【匿笑】 偷偷地笑。 向神祈求保佑。 【祷告】 读读写写 请同学们朗读这首散文诗,说说文中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事件: “我”(一个孩子)和妈妈 人物: 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妈妈嬉戏。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我”变成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了“我”和妈妈的几次嬉戏? 第一次嬉戏 母亲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次嬉戏 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 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整体感知 第一次嬉戏 第4段写孩子想为正在祷告的母亲做点什么,于是悄悄开放花瓣,并散发香气让母亲闻到。这是“我”对母亲的回报。 第二次嬉戏 第5段写母亲在读《罗摩衍那》时,“我”为了不让正午的阳光损伤母亲的眼睛而将自己的影子投在书页上,从而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第三次嬉戏 第7段写母亲去牛棚时,“我”突然出现。这是以孩子独特的纯真、调皮的行为方式来表现对母亲的热爱、依恋。 说说“我”与母亲嬉戏的三个画面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 整体感知 从这三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一个怎样的妈妈?找出相关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天真烂漫 调皮可爱 聪明伶俐 爱妈妈 温柔沉静 善良 慈爱 虔诚 孩子 妈妈 整体感知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模仿孩子的口吻和心理,借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刻画了一个调皮、天真、稚气的孩童形象。 深入探究 “我”和妈妈“躲猫猫”,这体现出了孩子活泼调皮、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