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8294

4.1光的直线传播课时作业(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108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理,八年级,2024,人教,学年,2025-2026
  • cover
4.1光的直线传播课时作业 基础巩固 1. 如图 15-K-1 所示,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境中 ( )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B.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C.人们用一条带箭头的实线表示光线,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光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10 m/s C.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 4.(教材素材题)小明在探究光的传播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再向其中倒入大量的盐,过了几天,他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15-K-2所示,图中光线沿 (选填“直线”或“曲线”)传播,原因可能是 ,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即光在 沿直线传播。 5.(教材变式题)皮影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发光的蜡烛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烛光照射兽皮在白幕上投射出影子,影子是由于光沿 传播的过程中被兽皮遮挡而形成的。 6. 如图15-K-3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 7.如图15-K-4(a)所示是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月食现象。发生月食的原理是 ;当形成月食时地球应在图(b)中的 (选填“甲”或“乙”)位置。 8.(教材变式题)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光在 中传 播 得 最 快,其速 度 为 m/s,合 km/s。通过查资料可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 1.5×10 m,聪明的小明算出了从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上需要经历的时间大约是 s。 综合达标 9. 如图 15-K-5 所示,傍晚,阳光通过云层间隙射出,把校园映衬得更加优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非常好的平行光源 B.阳光通过云层间隙射出,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光速是定值,与介质种类无关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 km/s 10.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 15-K-6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图甲和图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C.图甲所成的像是一个虚像,图乙所成的像是一个实像 D.小孔成像时,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 11.运动会上 100 m 赛跑,终点计时员应在 (选填“听到枪声”或“看到烟雾”)时开始计时,若以另一种方式计时,则把时间计 (选填“多”或“少”)了 s。(设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2.如图15-K-7所示,在路灯(用A点表示)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小树 BC 的影子BD,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确定点 D 的位置。 13.“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15-K-8中 M 点表示青蛙。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素养提升 14.[跨学科实践]如图15-K-9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塑料薄膜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2)换了易拉罐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