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何尊及铭文拓片 最早的“中国”藏在哪?———国宝何尊带你探秘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说“中国”,但你们知道“中国”这两个字最早是在哪里出现的吗?它不是在书本里,也不是在石碑上,而是藏在一件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里。这件文物叫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祭祀礼器。它沉睡在地下数千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重见天日,当考古学家清理掉它身上的泥土,在它内部发现了122个字的铭文时,整个史学界都为之震动———因为在这些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四个字,意思是周武王决定在天下的中心建立都城。这短短四个字,不仅记录了一段王朝往事,更藏着我们文明的基因。而这样精美的青铜器,本身就是夏商周时期高超铸造工艺的见证;这短短的铭文,更是早期中华文明的文字密码。今天,就让我们从这件国宝开始,一起走进那个青铜闪耀、文明勃兴的时代,探寻夏商周时期的科技智慧与文化魅力。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感受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 2.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3.了解商周时期中原青铜文明和古蜀文明,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文明成就的辉煌。 4.体会夏商周时期的《诗经》、“楚辞”等诗歌成就,感受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1.天文成就 结合教材内容,梳理归纳,先秦时期的天文成就 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记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日食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一、天文、历法与医学 2.历法成就 结合教材内容,梳理先秦时期古代历法的发展历程 夏朝 商朝 战国 已经有了历法 逐渐完备。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人们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 知识补充 有效指导农业的生产活动,同时,也便于人们日常生活、规律作息。 一、天文、历法与医学 夏商周时期,人们已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治疗技术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介绍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主张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对症下药。是一部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远古时期:神农尝百草,认识了一些治病药物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一、天文、历法与医学 3.医学成就 扁鹊本姓姬,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本是一种称号,人们认为喜鹊的到来就代表会有好的事情发生,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历史上的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名闻天下。与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他本人享有华夏医祖的称号。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讲述了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该书成书于战国时期,在东汉至隋唐时期仍继续修订和补充,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问题1:完成甲骨文的档案 龟腹甲 牛肩胛骨 【含义】 【发现时间 发现者】 【内容】 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的形式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1899年 王懿荣 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二、甲骨文与青铜器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