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38719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28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1102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思维,含义,特征,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知识逻辑 构建全册知识体系 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逻辑思维规则 辩证思维方法 思维 意识 理性认识 广义 狭义 逻辑学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广义 狭义 两种必要方法 运用 狭义逻辑学 《逻辑与思维》 本册主线: 树立科学思维、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科学思维 P14 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单元:总论 (对思维、逻辑思维、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全书的逻辑起点) 二三单元:分论 第四单元: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思维的运用,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概念、判断、推理) 分析与综合、质量互变、辩证否定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思维 逻辑 科学思维 含义:广义+狭义 特征: 形态: ①间接性:已知→未知、感性→理性②概括性:具体→抽象、 个别→一般③能动性:(人)认识+(人)改造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区别 联系 基本单元、形式、作用、主要特征———易错:思维形态≠思维形式 逻辑的多重含义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三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逻辑、逻辑学 注意:①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②形式逻辑推理是否成立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③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按思维方向、按思考角度、按反映方式、按基本单元 含义 特征 学习意义 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形式正确; 与不科学思维的比较看;从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看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可预见性、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素养+政治素养+总之 第一单元框架体系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不同用法 逻辑学 逻辑思维基本要求 二、逻辑 一、思维 含义 特征 与实践的关系 思维形态的分类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特征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1 CONTENTS 目 录 思维的特征★ 2 思维的含义 1 Part 思维的含义 论力气 论奔跑 论攀爬 人何以成为了万物之灵? 人奔跑不及豹,魁梧难敌熊, 飞翔比不上鸟,潜水不如龟…… 而使人类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唯有在生物界中独领风骚的思维。 ———《世界史纲》 威尔斯 一目:思维的含义 1.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 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没有社会实践,思维就难以成长和发展; 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地体会到我们在思维。 【注意】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社会实践,动物没有思维。 一目: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含义(哲学角度) P3-3 广义 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既包括感性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指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能动反映; 狭义 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1 2 从性质上看,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探究与分享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黄河之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