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016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35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理,八年级,2024,人教,学年,2025-2026
  • cover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作业(一)A [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基础巩固 1.(2023 山西)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左右。请你根据图片信息(图1-K-1),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 ) A.2.5 mm B.2.5cm C.5cm D.10 cm 2.(教材素材题)如图1-K-2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情形,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3.体育课上要测量初中学生的跳远成绩,下列尺子中比较合适的是 链接例2规律总结( ) A.分度值为1m m的直尺 B.分度值为1 cm、量程为0~1.5m 的皮尺 C.分度值为1 cm、量程为0~10m的卷尺 D.分度值为 1 dm、量程为0~20 m的卷尺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1-K-3所示。以下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 A.3.9 cm B.3.90 cm C.4.90 cm D.3.90 5.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符号或数值。 (1)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75 。 (2)1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5 。 (3)教室木门的高度约是 m。 (4)一名八年级同学的身高约是 cm。 6. PM . 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它的单位是 ,合 m。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华人科学家在芯片制造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1 nm级别的控制。1 nm= m。 7.(教材素材题)如图1-K-4所示,物体长度的测量值为 cm。 综合达标 8.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为 25.91 cm,宽为18.35 cm,则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 A.1 cm B.1m C.1 dm D.1mm 9.如图1-K-5 所示,用A、B 两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1)A尺与B 尺的不同在于 。 (2)根据A 尺读出物体的长度是 。 (3)根据B 尺可以更准确地读出物体的长度是 。 (4)对比以上两次测量结果,能得出结论: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 决定。 10.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 A.1mm B.1 cm C.1m D.1 km 课时作业(一)B [第一章 第 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时间的测量、误差、长度的特殊测量] 基础巩固 1.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估计正确的是 ( ) A.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0 s B.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1 s C.升国旗唱国歌用时约10 s D.健康人的脉搏,1m in时间跳动70 次左右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该物体的长度为 ( )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 4.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图1-K-6中几种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5.如图 1-K-7所示,机械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min s,合 s。 链接例5方法指导 6. 如图1-K-8所示,被测纽扣的直径是 cm 综合达标 7.如图1-K-9所示是从高空俯拍到的一条弯弯的道路的照片,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粗略地测出照片中道路的长度。其中一种方法如下(测量先后顺序已被打乱),正确的测量顺序是( ) ①取一圆规,将它的两个支脚张开0.3cm ②计算图上道路的长度,为n×0.3cm ③数出道路被分成的段数n ④用圆规在图上将所要测量的道路分段,每段长度为0.3c m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8.测量细铜丝直径时常采用“测多求少”的方法,如图1-K-10所示为密绕 20圈细铜丝的长度,细铜丝的直径为 mm,如果细铜丝在缠绕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得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素养提升 9.[科学思维]某学生为了测量物理八年级上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