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C 3.D 4.A 5.D 6.B 7.C 8.A 9.D 10.D 11.A 12.D 13.B 14.C 15.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16.内容:批判国民党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树立民族必将复兴的信念。(6分) 作用: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斗志;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抗日力量的壮大。(6分) 17.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给南方农业发展带来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和劳动力,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农具的改进促进了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南北大运河使得南方经济更加繁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6分) 两宋维持局部统一,北方受游牧经济冲击较大,战乱也较多,两宋之际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南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南方注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推广优良稻种,改进农具;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带动商业的繁荣,杭州、苏州、扬州等地的城市化水平提高;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较快,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6分) 18.(1)原因:①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②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③非洲民族主义分子和组织的推动④国际局势(一战、十月革命、美洲泛非主义运动等)的影响。(每点1分,共4分) (2)主要特点:①历时久,不断传播与发展②以反帝反殖为核心内容③谋求非洲全民族统一和非洲的彻底解放④具有和平的非暴力的宽容性特征⑤参与阶层广泛。(任意三点给6分) 19.(1)原因:关公诚信重义的特质;商品经济发展,长距离贸易的兴起;小说等市民文化对关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受到儒家思想义利观的影响。(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 (2)评析:面对日本侵华造成的严重民族危机,抗日战争时期的关公文化继承了古代关公文化中的忠义精神,增加了抵外辱的新内涵,使用通俗文化形式传播,有利于团结国人共同抗日。(3分) 20.(1)尊崇儒家经典;选材广泛;叙事完整性优先;倾向教化意义。(每点1分,共4分) (2)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刘向的《列女传》蕴含了儒家经学礼教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迎合了统治需要;《列女传》的史料来源非常广泛,包括传世旧典、古史异文、逸事传闻等,这反映出西汉兼容并蓄、思想融合的时代文化特征;《列女传》重视叙事完整性,有利于推动故事的传播;选材倾向于史料的教化意义,有利于促进其社会教化功能的发挥;但也会注入一定的个人价值观,易导致叙事脱离历史真实,因此将《列女传》作为史料时应慎重。(每点2分,答出四点给8分)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 回答选择题前,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古城遗址中央有宫殿区,周边有城墙与外郭城,形成“宫城-内城-外城-郊野”的聚落格局,并配套有大型水利系统;还发现多处祭坛、墓地、居址、作坊等,其中高等级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与等级的礼器,其规格与普通墓葬差异显著。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 A.即将迈入氏族社会的门槛 B.具有国家初始形态的特征 C.印证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D.形成等级森严的政治秩序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