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声现象自我检测(三) [训练范围:第二章 总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 2.如图3-1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鱼洗”发出的嗡嗡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D.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3.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介质 声速 介质 声速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声速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 B.声速大小可能与介质的种类及介质的状态有关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真空中的声速是0m/s 4.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5.如图3-2所示,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少,甲、乙相比,甲鼓皮 ( )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幅度一定较小 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6.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声板,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 A.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 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围植树 7.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9.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10.将耳朵贴在长铜管的一端,让另外一名同学敲一下铜管的另一端,可能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当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s时,人们才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为此,铜管的长度应大于(空气中声速为340 m/s,铜管中声速为3740 m/s) ( ) A.17 m B.34 m C.37.4m D.38.8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1)如图3-3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些碎纸屑,用力击鼓,会看到纸屑跳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12.如图3-4所示,交警正在利用某种速度测定器探测公路上的汽车是否超速,该仪器是利用 的相关原理工作的;现代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一种叫作“水母耳”的海上警报器,用来接收 (前两空均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从而预报海上风暴,这种声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