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390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件(共46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必修2

日期:2025-10-0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26689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必修,人教,生物,学期,-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选择性必修2 目标 01 02 03 通过分析与比较,明确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的条件和特点;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通过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形成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 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 目录 Contents 建构种群增长的模型 种群增长的“S”曲线 种群增长的“J”曲线 1 3 4 种群数量的波动 5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 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模型 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细菌的生殖方式:二分裂 【思考】第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分裂次数 0 1 2 3 4 5 6 7 8 9 数量(个) 1 Nn=2n 资料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思考】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n= 60min ×72h/20min=216 Nn=1 X 2n =2216 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模型 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细菌的生殖方式:二分裂 资料1: 【操作】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0 时间/min 细菌数量/个 100 200 300 400 5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思考】曲线图与数学公式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曲线图: 直观,但不够精确 数学方程式: 精确,但不够直观 观察分析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建立 数学模型 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 研究方法 研究实例 细菌每20min分裂一次,怎样计算繁殖n代的数量? 在资源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Nn=2n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1.定义: 建立数学模型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步骤: 一、建构种群增长的模型 【思考】在一个培养瓶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描述的趋势增长吗?为了验证你的观点,我们可以采用什么学科方法来研究? 3.作用: 能够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原理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呈“J”形曲线;在各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形曲线。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一开始呈“J”形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酵母菌数量呈“S”形增长。 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①自变量:_____ ②因变量:_____ ③无关变量:_____ 实验设计 (1)变量设置 时间 酵母菌数量 培养液的体积、受培养液的成分、 空间、pH、温度、代谢产物等因素影响。 (2)材料用具 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者肉汤培养液,显微镜等。 酵母菌菌种 培养液 血球计数板 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定时检测并记录。 (3)设计思路 【思考】如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方法:抽样检测法 实验设计 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准备 将10ml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培养 将试管放在28℃的恒温箱中培养7天 接种 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 计数 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的数量,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这7天的数值。 计数室 1mm 计数室(中间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 mm3 ,合 _____mL。 0.1 1×10-4 1ml = 1cm3 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血细胞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