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0898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硫 二氧化硫(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打包)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1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5186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2019,科版,化学,高中,打包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硫 二氧化硫 1.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 A.Na2SO3+2HClSO2↑+H2O+2NaCl B.SO2+2NaOHNa2SO3+H2O C.SO2+2H2S3S↓+2H2O D.SO2+Na2ONa2SO3 2.C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2,欲将气体通过图中的洗气瓶,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则甲、乙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  ) A.甲为NaOH溶液,乙为浓硫酸 B.甲为浓硫酸,乙为NaOH溶液 C.甲为饱和NaHCO3溶液,乙为浓硫酸 D.甲为浓硫酸,乙为饱和Na2CO3溶液 3.下列实验能证明一定有SO2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 B.都不能 C.③④⑤ D.只有⑤ 4.已知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可发生反应:Na2SO3(固体)+H2SO4(浓)Na2SO4+H2O+SO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褪色,此实验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③中溶液变浑浊是因为SO2和H2S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2 C.④和②中溶液均褪色,但褪色的原理不同 D.实验室中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 5.现有混有少量SO2杂质的CO2气体,请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收集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1)要达到实验目的,按气流从左到右通入,各接口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dcabh     B.efabg     C.feabg (2)本实验除去SO2的原理是利用SO2的   。 A.氧化性  B.漂白性 C.还原性  D.酸性 (3)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已知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别盛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向甲试管中加入新制氯水,向乙试管中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分别通入SO2,结果两支试管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均为BaSO4 B.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均为BaSO3 C.SO2具有还原性,且属于酸性氧化物 D.SO2能氧化新制氯水中的物质 7.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8.H2S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中,生成CuS的反应为H2S+Cu2+CuS↓+2H+ B.过程②中,Fe3+作氧化剂 C.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O D.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9.一体化实验装置能够快速制备物质并检验其性质,具有现象明显、无污染、操作方便等优点。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制备及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K2,关闭K1,注射器2将浓硫酸缓慢注入乙试管,观察湿润蓝色石蕊试纸颜色变化。 ③关闭K2,打开K1,观察到Y型管A、B两端溶液均褪色。 ④注射器3将BaCl2溶液缓慢注入Y型管B端,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 ⑥用酒精灯微热Y型管A端,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能说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实验现象为       。 (3)步骤④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步骤⑤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