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1142

第4课“传输中的奥秘”-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科技》(西师大版)

日期:2025-10-3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47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师大,信息科技,上册,学年,4课
  • cover
七年级上册第 4 课“传输中的奥秘”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单元/主题 第 2 单元:解密互联网 课名 第 4 课:传输中的奥秘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2 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了解互联网协议的作用,掌握 TCP/IP 协议体系的基本结构; 2.知道 IP 地址、域名的概念及作用; 3.了解信息传输过程中常见的传输介质;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 1.在开展信息搜索或网络视频播放等网络学习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活动的背后,互联网TCP/IP 协议是如何将复杂问题一步步分层、分解,直至细化到网络设备和具体算法能处理的程度的; 2.充分利用实验室网络器材,指导学生搭建有特定功能的小型互联系统,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互联网的组成特点和功能,认识网络协议对互联网的核心作用。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呈现的情景,联系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相似情景或现象,如同学们在网络生活中注册账号、填写个人信息过程中会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 以带领学习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在新知学习方面,对于“ 网络安全 ”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结合当前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网络安全 ”问题,从中分析“ 网络安全 ”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现实危害,接着帮助学习者理解什么是网络安全,并引导学习者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1)对于“互联网协议 ”的知识内容,首先介绍整个 TCP/IP 协议体系的整体结构,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按照层次结构,从底层到高层逐层详细讲解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整个协议体系的工作原理。另外,通过具体的网络通信实例,如 Web 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的HTTP 通信,来讲解 TCP/IP 协议体系中各层协议的工作流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协议的实际应用。 (2)对于“IP 地址 ”和“域名 ”知识内容,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 IP 地址与域名的概念,对比 IP 地址和域名的优缺点,强调域名易记、易用的特点以及 IP 地址的唯一性。另外,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配置 IP 地址、访问网站并观察域名解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对于“ 网络中的传输介质 ”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展示各种传输介质的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它们的外观、结构和连接方式,还能通过实验让学生 亲自操作各种传输介质,如制作双绞线跳线、连接光纤等。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项目探究 ”方面,教师可以展示常见的域名和对应的 IP 地址,让学生直观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践操作部分,指导学生使用在线工具或 ping命令查询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验证一个 IP 地址可以映射多个域名;使用nslookup命令查询域名映射的 IP 地址,验证一个域名也可以映射多个IP 地址。另外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访问某个网站时域名解析失败的情况,让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IP地址与域名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讨论,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二、补充知识 对应教材内 容(对教材 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知识内容 二、IP 地址 补充内容 IP 地址的分类 IP 地址是 32 位的二进制数,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的位数不同,IP 地址一般分为 A 类、B 类和C 类三种,具体范围如下图所示。 补充知识来 源(提供网 站链接或按 参考文献格式提供) 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 对应教材内 容(对教材 中何处内容 项目探究:探究 IP 地址与域名的对应关系 使用软件、硬件) 软 件 名 称(最好提供 开源软件) Windows 系统的“命令提示符 ” 基本功能说明 1.ping命令:测试与另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