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1576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讲义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05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讲义,2025-2026,学年
  • cover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讲义)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点梳理 (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其一般步骤可以概括为: 审(审题): 含义: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关键点: 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或“等量关系”,这是列方程的依据。 方法: 可以圈点勾画重要信息,特别是表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如“多”、“少”、“和”、“差”、“倍”、“分”、“是”、“比”、“占”等。 设(设未知数): 含义: 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量用字母表示,通常设为 。 方法: 直接设元法: 问什么设什么(即求什么就设这个量为 )。 间接设元法: 当直接设元列方程比较困难时,可以设与所求量相关的另一个量为 ,再通过这个量求出所求量。(预习阶段以直接设元为主) 注意: 设未知数时,要带上单位。 列(列方程): 含义: 根据审题时找到的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 的代数式表示出相关的量,然后列出方程。 核心: 将文字语言描述的等量关系,转化为用数学符号(代数式和等号)表示的方程。 关键: 确保方程两边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单位一致。 解(解方程): 含义: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未知数的值。 要求: 步骤规范,计算准确。 验(检验): 含义: 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是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同时,还要检验这个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如人数不能为负数,物品数量不能为分数等,除非题目允许)。 重要性: 检验是确保答案正确性的关键一步,不可忽略。 答(写出答案): 含义: 根据检验的结果,用简洁、完整的语言写出实际问题的答案,并带上相应的单位。 注意: 答案要与题目所问相对应。 (二)常见的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类型(部分列举,预习阶段重点理解方法) 和、差、倍、分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表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 例如: 是 的 倍: 比 多(大): 比 少(小): 与 的和是 : 一个量增加(减少)了它的几分之几:例如,某数 增加它的二分之一后是 ,则 或 行程问题(基本类型): 路程 = 速度 × 时间 () 相遇问题: 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总路程 追及问题(同地不同时): 前者走的路程 = 后者走的路程 追及问题(同时不同地): 前者走的路程 + 两地距离 = 后者走的路程 工程问题(基本类型): 通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工作效率 =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若甲、乙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则:甲的工作量 + 乙的工作量 = 总工作量(通常为1) 利润问题: 利润 = 售价 - 进价(成本) 利润率 = 利润 ÷ 进价 × 100% 售价 = 进价 × (1 + 利润率) 或 售价 = 标价 × 折扣 等积变形问题: 形状改变,体积(或面积)不变。 例如:圆柱体积 = 底面积 × 高,长方体体积 = 长 × 宽 × 高。变形前后体积相等。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强调 “审”和“找”是前提: 准确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基础。 “设”和“列”是核心: 恰当设元,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解、验、答”是保障: 确保求解正确,答案符合实际。 知识点总结 核心思想: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是“用字母表示未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