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2789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5-10-0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0094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课件,21张
  • cover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三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第二单元 逻辑思维规则 思考: 王安石之子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王安石之子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客人听了,十分惊奇。 獐鹿之辨 简单判断中关系判断 探究与分享 “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 1.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 2.性质判断(直言判断)的含义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注意: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例如: ①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的。 ②凡是领导说的话都是对的。 ③有的老师不是教授。 ④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 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 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探究与分享 下面几个判断是性质判断吗?分别断定了什么性质? 他就是凶手。 他手里的馅饼就是一条线索。 所有的狗都是动物。 所有的狗都不是植物。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小明不是小学生。 断定“他”具有“凶手”的性质。 断定“馅饼”具有“线索”的性质。 断定“狗”具有“动物”的性质。 断定“狗”不具有“植物”的性质。 断定“鲁迅”具有“伟大的文学家”的性质。 断定“小明”不具有“小学生”的性质。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例如: 有些 中学生 是 共青团员 性质判断主要由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构成。 ①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所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那个表示一个对象) ②主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但不等于主语); ③联项: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 ④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但不是宾语)。 3.性质判断的结构 处于语句主语位置。 处于语句宾语位置。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4.种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性质判断分为多个种类。 标准一:依据判断的质,即以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 含义 举例 肯定判断 断定对象具有某种性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否定判断 断定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 自私不是美德 注意:肯定判断的联项是“是”,对日常语言表达中,“是”常常被省略或替代。如“这篇文章很好”,“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否定判断的联项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省略,但可以被替代。如:“教室里无人”。 性质 知识讲解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标准二:从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 对象范围 叠项表示 举例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所有,一切,凡是等 可以省略 人都会死。 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有些,少数,大部分等 不可以被省略 有的同学是我的邻居。 有的地方下雨了。 单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一个 通常用“这个”“那个” 一般不需要量项 这道题是错的。 李白是诗人。 4、种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性质判断分为多个种类。 数量、范围 一、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标准三: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性质判断有六种基本判断形式: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P34-1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例、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 例、有些中学生是球迷。 例、李白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