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3645

【乐学期中专项复习卷】12、古诗文阅读理解——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6678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上册,语文,五年级,学年,2025-2026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乐学期中专项复习卷 12、古诗文阅读理解践 一、古诗词阅读。(7分) 广陵散 题徐明德墨兰 [明]薛纲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古诗首句中的“ ”字直接写出了兰花的与众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填原句)。(2分)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诗中的“我爱”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 B.前两句诗将兰花跟其他花进行对比,突出了兰花的高洁品质。 C.第三句诗是对兰花生存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生不逢时的怜悯之情。 D.本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面题写墨兰,实则写人。 3、读完全诗,说说你从兰花身上学到了什么。(3分)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9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 游 僵卧①孤村②不自哀③, 尚思为国戍轮台④。 夜阑⑨卧听风吹雨, 铁马⑥冰河⑦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②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③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④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骚。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处代指边关。⑤夜阑(lán):夜将尽。⑥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⑦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链接材料: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乡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 1、了解诗歌背景:这首诗作于 (时间)。结合链接材料可知,“风雨大作”不仅写出了当时的 ,而且暗示了南宋 的时局。(3分) 2、关注诗人现状:(2分) 3、走进诗人梦境: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人梦中出现的场景。(2分) 4、体会诗人情感:结合链接材料,可以体会到诗中浓烈的思想感情,其中包括( )(多选) (2分) A.年迈多病、处境凄凉的苦闷哀怨 B.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爱国热情 C.报效祖国、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D.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豪情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8分)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 ,非是藉秋风。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B.这首诗写了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等,暗示了诗人高洁的品行、志趣。 C.诗人写蝉饮清露、择高树而居是为了表现自己勤俭节约的特点。 3、诗句“ ”告诉我们: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凭借财富、地位等外在的东西也能声名远播。(2分) 4、下面的人物中,( )不可以用诗中的蝉来形容。(填序号)(2分) 四、课内古诗阅读。(12分) 示 儿 题临安邸 [宋] 陆游 [宋] 林升 死去元知万事空, , 但悲不见九州同。 ,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1、将古诗补充完整。(2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1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 (2)直把杭州作汴州: 3、理解诗题。(4分) “示儿”这一诗题的意思是 ,从中我了解到的信息是 。“题临安邸”这一诗题的意思是 ,围绕诗题我提出疑问: 带着问题读古诗,能更好地理解内容。 4、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3分) (1)《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写出了诗人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悲愤。( ) (2)《题临安邸》中“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春风,又指皇帝对百姓关爱。( ) (3)《示儿》和《题临安邸》涉及的年代相近,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5、借助资料,体会两首古诗表达的情感。(2分) 资料一:陆游一直主张抗金复国,因此招致当权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