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乐学期中专项复习卷 13、现代文阅读理解一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一棵野枣树 ①参加过一回老北京胡同游, 黄包车把我们拉到前海的一个四合院, 店主很热情, 给我们泡了茶, 还端出几小碟北京特色糕点, 但我们的兴趣并不在此, 院后一棵绿意盎然的枣树似乎更有诱惑力。大家依次越过天窗爬到树上。在密密匝匝的碧叶里翻寻,终于从枣叶缝隙找到了一些个儿小小的青果,那种怯怯的调皮的模样十分惹人怜爱, 我们随意摘下几颗,回房后就着枣果品茶,居然也别有一番滋味。 ②枣树其实是很低调的树, 它不像杨树、梧桐那么招摇显摆。米黄色豆粒大小的枣花,要挨到初夏时节才开始绽放。别的大树用不了几年就换代好几辈了,圆圆的绿荫覆荫着整个庭院,唯有枣树细瘦的枝丫仍在慢条斯理地生长。古人形容枣树:树皮皴,像冻裂的手;树叶小,像老鼠的耳朵, 作家们(除鲁迅外)也很少关注枣树。但枣树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其貌不扬,它甘于寂寞,从不斗艳争芳;甘于平和,从不骄矜浅薄,经过一年默默地蓄积能量,静静地孕育花蕾,在 金秋来临的时候,枝头终于挂满了琥珀色或银白色成熟的枣儿,成为人们乐意品尝的盘中佳果。 ③初次结识枣树是在江西一个偏僻的山村,在我们几个知青居住的木房子附近,有一棵野枣树, 它长在我们出工和收工的必经之路上。每天清晨,我们都要向它行注目礼,看到它在朝阳下花木扶疏、迎风飘舞的袅娜姿态,心里便美滋滋地洋溢起一股充满希望的青春活力。 ④但天有不测风云,秋末的一个午后,天空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紧接着暴雨如注,小小的山村淹没在一片雨雾之中。等到雨消云散, 忽然发现野枣树的上半身被狂风折断了。这棵寄托了我们多少憧憬的野枣树还承载得起我们心中的美梦吗 正当大家都以为野枣树肯定活不成时,第二年开春,它仿佛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强打着精神微微张开闭合的双眼。初夏将至前,被折断的伤口处奇迹般地长出一抹嫩绿来,开始是一小拳,接着一簇一簇的,向四处飘曳延伸……凝视着星星点点的小花,我不能不为野枣树生命力的顽强而惊叹。 ⑤复活的野枣树陪伴我们度过余下的一个个春秋……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 (1)密密匝匝: (2)慢条斯理: 2、阅读第4 自然段,回答问题。(5分) (1)梳理野枣树和作者心情的变化,完成图表。(3分) (2)结合野枣树的变化,你能想到什么诗句 下列最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作者写枣树,为什么要提到杨树、梧桐 (2分) 4、读完本文后,涵涵和畅畅交流了阅读感受,请你把她们的对话补充完整。(2分) 涵涵:作者笔下的野枣树,具有宝贵的精神品质: 畅畅:是的,我从野枣树身上获得了很多启发: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3分) 雀 邻 ①雀是很爱交流的鸟,一片尖细的啾啾,竖经横纬、有来有往,织成密不透风的一张毯。 ②我家窗外、离得很近的一个空调洞里,就住着一窝麻雀。每到初夏,麻雀崽子纷纷出巢,在附近溜达。我不太关注,很少一直盯着它们,通常默默做自己的事,只留一只耳朵听听声儿。高楼的邻居,好像多半是这样:声息相闻,却不常照面;算不得点头之交。 ③一天,一阵呢喃的鸟声,在窗下很近处响起。我蹑手蹑脚潜行至窗边,借着窗帘的掩护往外看:窗台上,一个空花盆里的泥土,竟然动了起来! 仔细一看,不是土,是一只土色的麻雀。它在盆土里刨了个微微的凹坑,把整个身体填在坑里,张开着翅膀,用一种初学游泳者在水中扑腾的姿势,将土扬得到处都是。洗了一会儿,大概是舒坦了,往上一蹦,站在防盗窗栅栏上,抖开翅膀吹风。空盆里的土已经少了三分之一,凹下一个大坑。这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