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核心能力卷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一)书写。(2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含标点)抄写在田字格中,充分展示你的书写才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选择题。(12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相框(kuàng) 爱慕 B.树冠(guān) 汛期 C.玲珑剔(tì )透 迟廷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作其芒(光芒) B.万马齐喑(暗淡无光) C.直把杭州作汴州(简直) 4.下列语境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走在高速发展的路上,无数优秀的人物,为国家的____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幸运的我们恰逢____,过着_____、_____的生活,理应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A.太平盛世 繁荣富强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B.繁荣富强 丰衣足食 太平盛世 安居乐业 C.繁荣富强 太平盛世 安居乐业 丰衣足食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游人”指的是游客。 B.《搭石》一文中,作者通过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淳朴的民风。 C.《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具体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 6.下面句子中,“体面”的意思与另外两句意思不相同的是( ) A.小明在参加同学聚会时,穿了一件体面的外套。 B.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这种行为有失体面。 C.人不仅要有体面的外表,更要有得体的举止。 7.下列各句中加点部分不能用括号中的内容替换的一项是( ) A.两人闹矛盾,不要总指责对方,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B.妈妈真是鸡蛋里挑骨头,检查作业时,连一丝错误都不能有。(吹毛求疵) C.狼牙山五壮士最终因寡不敌众,全部选择了从悬崖上跳下去。(一山难容二虎) (三)判断题。(5分) 8.读《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 9.“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 ) 10.借助关键词,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 ) 11.“呕心沥血”和“才华横溢”这两个词语感彩完全相同。( ) 12.“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这句话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3.诗歌中有真切的情感。林升的“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表达了他期待杰出人才的涌现,改革大潮涤荡旧势力的愿望;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_____”抒发了自己高洁的志向;林杰的“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则体现了人们乞巧时的喜悦之情。 14.课文中有深刻的哲理。《将相和》告诉我们“_____”;《少年中国说》(节选)则让我们懂得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_____”。 (五)句子练习。(8分) 15.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2分) 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悠然自得:_____ _____ 16.根据“生气”的不同意思写句子。(4分) 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_____ _____ ②生命力,活力:_____ _____ 17.读下面的语句,写出其主要意思。(2分) 海力布来到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他救了小白蛇,要重重地酬谢他。 _____ 二、综合性学习。(17分) 学校开展以“中国民间故事大荟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8.以下是此次活动的开篇词,请你补充完整。(2分)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经典的传承,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它像一幅画,用彩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