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4945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0824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学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列可用于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是( ) A. B. C. D. 2.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表明这场战争( ) A.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引领中国的文明开化 C. 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 D. 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3.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 A. 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 肩负反帝反封建双重使命 C. 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4. 1876~1878年,左宗棠率领冲击力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开展 A. 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 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统一 C. 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D. 缓解了东南海疆的威胁 5. 19世纪末,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的先师”;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由此可知,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 ) A.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6. 义和团运动前,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评价是“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民族热望”;之后却多见诸如“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等议论。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 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 C. 打退了列强对中国侵略 D. 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7. 辛亥革命使“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或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明确政治含义,中国人通过“中华民国” 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 这表明辛亥革命( ) A. 提高了国人的国家认同感 B. 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C. 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 D. 结束了清朝封建统治 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 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 鼓励了人民参政议政 D. 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 9. 如下表主要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状况,从图表中可以得出( ) 时间 社会状况 1905年11月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三民主义”。 1912年1月 经历了一系列起义失败后,最终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5年12月 袁世凯准备在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5年底 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6月 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动乱。 A. 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朽 B. 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C. 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 D. 民主发展之路艰辛曲折 10. 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 A. 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 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 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 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11. 如下图,示意图中★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12. 中共一大上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