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岳阳市平江县思村乡芦洞中学八年级上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因为它( ) A. 打破中国闭关锁国局面 B.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 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中,便利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赔款 2100 万银元 C. 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双方协议 1845 年上海出现外国商行,1850 年广州进口洋布数量激增,这反映通商口岸( ) A. 成为列强侵华据点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近代工业逐步兴起 D. 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海国图志》 D. 《定国是诏》 洋务运动中,以 “求富” 为口号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 轮船招商局 D. 福州船政局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在下列哪一地点制造了大屠杀?( ) A. 旅顺 B. 威海卫 C. 平壤 D. 大连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标志着列强侵华方式转为( ) A. 商品输出为主 B. 资本输出为主 C. 掠夺土地为主 D. 控制外交为主 戊戌变法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措施是( )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C. 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 训练新式军队 义和团运动提出 “扶清灭洋” 口号,其中 “灭洋” 主要针对( ) A. 清朝封建统治 B. 外国侵略势力 C. 洋务派 D. 维新派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 “洋人的朝廷”,主要因为它规定( ) A. 赔款白银 4.5 亿两 B.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拆毁大沽炮台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 A. 封建制度 B. 封建帝制 C. 资本主义制度 D. 半殖民地制度 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跪拜礼、剪辫易服,这反映社会习俗变革的特点是( ) A. 全盘西化 B. 新旧并存 C. 崇尚平等 D. 保留传统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帜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求富” C. “民主”“科学” D. “三民主义”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 A. 1919 年 B. 1921 年 C. 1924 年 D. 1927 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开展的运动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1938 年,国民政府号召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组织民众参与抗战,这反映抗战的特点是( ) A. 全民族抗战 B. 敌后抗战 C. 正面战场抗战 D. 国际援助抗战 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淞沪会战 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 重庆谈判 B.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辽沈战役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先后顺序是( )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23 湖南长沙中考改编,15 分) 材料一: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