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情境化作业) 闯关01 东晋的兴亡 1.【新情境·史料实证】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及某一朝代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朝代是()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新情境·史料实证】若涵同学对“西晋和东晋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如表)。下列选项中,能证明“东晋是西晋的延续”这一说法的是() 建立者 起止时间 都城 推翻者 重大事件 西晋 司马炎 266-316年 洛阳 匈奴人 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晋 司马睿 317-420年 建康 刘裕 江南地区的开发 A.都被少数民族所消灭 B.都曾开发过江南地区 C.都城都位于中原地区 D.建立者同属一个家族 3.中国历史上某一朝代,终其一朝,一直是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世家大族与皇帝“共天下”,这种政治格局被称为“门阀政治”。该朝代是() A.西晋 B.东晋 C.南朝 D.北朝 4.【新情境·文字史料】小亮收集到一些魏晋时期的童谣,其中有一句“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指的是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其都城在() A.杭州 B.洛阳 C.建康 D.长安 5.【新情境·文字史料】王导是琅琊郡临沂县人,他曾上书说:“教化万民的根本在于正人伦,正人伦的关键措施在于兴办学校。学校兴办起来了,人们才得以明晓五教之礼,……成教化,定风俗,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司马睿览奏后,听从了王导的建议。该上书反映了() A.王导主张健全法制 B.东晋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C.东晋朝廷重文轻武 D.司马睿善于向平民纳谏 6.【新情境·图片史料】如图所示,历史人物连环画《祖逖》由上海人民美术-出卷网-出版,描绘了祖邀矢志北伐,期盼收复中原的故事。祖逖的才干与胆识,受到后人的尊敬。与他相关的成语典故是() A.退避三舍 B.揭竿而起 C.中流击楫 D.破釜沉舟 7.东晋初期,朝廷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如祖邀北伐等。但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其主要原因是() A.南迁的北方人偏安东南 B.朝廷与北伐将领之间缺乏信任 C.所有人民均不愿意北伐 D.军队战斗力薄弱,军备十分短缺 8.【跨学科主题学习·历史+语文】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时期因战乱而举族避难的现实;唐长孺则认为迁人山林的百姓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学家对魏晋百姓举族避难的影响有争议 B.魏晋政府对南迁民众征派的赋役超过当地人 C.《桃花源记》是文学作品没有历史研究价值 D.《桃花源记》蕴含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的信息 闯关02 南朝的政治 9.南朝宋建立后,宋武帝刘裕吸取前朝教训,采取“寒人掌机要”的举措重振皇权,即任用寒门庶族在朝堂担任要职。材料中的“前朝教训”是指() A.西晋司马炎大封同姓诸王 B.东晋门阀政治的政治格局 C.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秦统治暴虐引发农民起义 10.【新情境·时空观念】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权更迭频繁 C.社会相对稳定 D.经济发展快速 11.【跨学科主题学习·历史+语文】唐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把江南风光写得神奇迷离,同时渗透出诗人对王朝兴亡盛衰的感慨。诗中所述朝代的都城在当时称为() A.长安 B.南京 C.建业 D.建康 闯关03江南地区的开发 12.【新情境·唯物史观】(2023·海南·中考真题)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发展迈进一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发展得益于() A.自然环境优越 B.生产工具改进 C.高产作物引进 D.农民辛勤劳动 13.【跨学科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