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7427

9.2 解析三大诉讼 课件(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日期:2025-10-1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5741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二,法律,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9.2 解析三大诉讼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诉=言+斥 讼=言+公 诉:可以排斥对方的言论,即“控诉”、“告发”、控告对方; 讼:可以将双方各执一词而相持不下的争辩、纠纷等提交公共权力机构,由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断。 “打官司”,即诉讼,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诉讼又称“打官司”,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一、诉讼及其特点 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1.诉讼的含义: 2.诉讼的地位: (1)诉讼 3.诉讼的特点: 一、诉讼及其特点 内 涵 公权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程序性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强制性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终局性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4.诉讼的要求: 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执行 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 (1)诉讼 区分:法律监督权———人民检察院 1.诉讼法的定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 2.诉讼法的类型: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一、诉讼及其特点 (2)诉讼法 注意: 民法典 ≠ 民事诉讼法, 行政法 ≠ 行政诉讼法, 刑 法 ≠ 刑事诉讼法 实体法 程序法 知识拓展:区别程序法和实体法(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1.实体法是从实际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例如,刑法、民法典、行政法等。 2.程序法是为了保障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3.关系: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活动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 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民事案件的程序法。 行政诉讼法—是规定处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程序法。 程序法 刑法: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犯什么罪,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民法典:调整平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 行政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是否侵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的法律。 实体法 拓展延伸:诉讼的优缺点 优点: (1)诉讼是一种有强制力的救济措施,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比较稳定,有效。 (2)诉讼可以充分全面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较公正,处理的结果生效后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具有执行力。 缺点: (1)诉讼程序比较繁杂,周期较长,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和财力,也有可能使双方的关系恶化。 (2)诉讼的保密性不强,诉讼的结果通常是要公开的,而有的人是不愿意被公开的。 诉讼 仲裁 管辖方式 强制管辖 协议管辖 仲裁庭或审判庭组成方式  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 审理方式 实行公开审理 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 审判制度 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以上诉或者申诉 商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不存在上诉或再审,也不得向法院起诉 【易混易错】:诉讼与仲裁的区别 (1)诉讼三大类型: 案件性质、 诉讼目的、 提起诉讼的主体、 诉讼内容和程序、 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三种类型的诉讼最主要区别在于:诉讼目的和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 (2)主要区别: 诉讼目的不同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旨在处理犯罪案件: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公诉:官告民;自诉:民告民) 旨在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